本報訊(記者王薇)昨天,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消息,本市近日發布96項地方標準,69項為首次制定,27項為修訂標準。其中,《自動駕駛地圖數據交換及服務接口規范》填補了國內自動駕駛地圖數據服務共享標準空白;新修訂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設計標準》優化了辦公、商業、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的配建需求;《室內型應急避難場所平急轉換技術要求中小學校》助推本市室內應急避難資源“平急兩用”,提升了城市安全韌性水平。
據了解,近年來,本市在標準制定上持續助力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本次發布的《自動駕駛地圖數據交換及服務接口規范》,規定了自動駕駛地圖數據交換的基本要求、數據交換及服務主體和模式、數據交換要求。標準的發布實施,填補了國內自動駕駛地圖數據服務共享標準空白,助力構建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地圖標準體系,實現不同圖商、車企、用戶間數據高效共享。
《信息安全技術重要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與評估要求》,則是本市重要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領域的首個地方標準。該標準從安全通信網絡、安全區域邊界等方面,提出重要信息基礎設施增強型安全保護與評估要求。如:提出應采用加密、脫敏、去標識化等技術手段保護個人敏感信息安全。
本市還對《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設計標準》進行了修訂,標準落實“將100%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或電力線纜入固定車位納入新建住宅配建要求”,強化了新建住宅項目充電基礎設施規劃設計,提供了可供選擇的居住區充電設施配建方案,確保符合安全要求的停車位具備直接裝表接電條件。另外,根據交通出行場景特征的差異化,優化了辦公、商業、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分類配建要求,更新了直接建設充電設施的停車位比例,使充電特征與出行特征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互相匹配,促進停車資源和充電設施的高效利用。
新修訂的《住宅物業服務標準》創新設置了剛性指標不分級,柔性指標分三級的方式,業主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需求選定相應的服務標準,實現服務差異化和個性化。該標準從效果和頻次兩個方向設置要求,讓物業使用人能夠真切感受到物業企業規范服務的價值,化解因物業服務質量問題和費用認知差異所引起的矛盾糾紛,促進物業管理行業健康發展,做好群眾身邊“關鍵小事”。
除此之外,本次還發布了京津冀三地協同制定衛生標準中首個健康體檢領域標準——《健康體檢質量控制規范》;全國首個大型活動醫療保障地方標準——《大型活動醫療保障通用要求》;全國首個針對消費糾紛行政調解服務的地方標準——《消費糾紛行政調解服務規范市場監管領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