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8日電 (記者喬業瓊)據江蘇疾控微信公眾號消息,有句話叫,“每餐七分飽,健康活到老”,所以,就算你毫無減肥需求,吃飯也請牢記——七八分飽就停筷。那么,到底吃到什么程度算“七八分飽”?有3個判斷方法,一起來看!
給大腦留5分鐘“反應時間”
吃飯時別一口接一口不停歇,吃到中途不妨放下筷子,喝杯溫水或起身整理下餐桌。等5分鐘后再感受:如還能吃幾口,但沒了“必須吃完”沖動,就是剛好狀態。
要知道,胃感受到飽脹后,信號傳到大腦需要時間,直接吃到“撐”,其實早超量了。
觀察“對食物的熱情變化”
剛吃飯時,面對喜歡的菜會主動夾、嚼得香,進食速度也快;但到了七八分飽,會明顯感覺“沒那么想吃了”:咀嚼變慢,對食物興趣下降,甚至夾菜時會猶豫,心里隱約冒出“再吃可能就不舒服了”想法,這時就該停筷了。
用“下一餐饑餓感”驗證
若吃完這頓后,距離下頓飯還有1小時左右開始覺得餓,說明上一頓分量剛好;要是到了飯點還毫無食欲,大概率是上頓吃多了;但如沒到飯點就餓得心慌、注意力不集中,那就是沒吃夠。
尤其要注意,別為減肥刻意餓肚子,長期過度饑餓反而容易引發暴飲暴食,損害腸胃健康。
其實“七八分飽”只是健康的第一步,若能搭配上適合自己的運動,比如飯后散散步、跳跳操,讓吃進去的熱量有處消耗,實現“吃的剛好、動的適量”平衡,不僅體重能穩穩維持在理想范圍,甚至會悄悄降下來,整個人也會更有活力,走在路上都覺得腳步輕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