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盡管天氣炎熱,四川省眉山市丹棱縣仁美鎮雄義村村民毛成義每天晚飯后總要和鄰居一起步行10來分鐘,到鎮便民文化健身中心打籃球或羽毛球。該中心包含籃球場、羽毛球場、乒乓球場,以及室內健身房和其它配套設施,自去年建成投用以來,各種齊全的運動器材加上舒適的運動環境,就成了周邊群眾打卡的好去處。
在鄉鎮建便民文化健身中心,是丹棱縣在推動全民健身工作中,實現縣、鄉(鎮)、村(社區)三級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全覆蓋,助力城鄉群眾家門口健身的縮影。
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衛生縣城,去年丹棱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985元,農村人均收入連續8年居全省高收入組。“富了‘口袋’,更需要強身健體。”丹棱縣委書記曾建軍說,近年來,全縣大力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程,著力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體系,推動全縣全民健身融合、創新、智慧化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全民健身需求。
丹棱縣堅持把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全民健身活動作為每年為民辦實事項目,僅去年在縣城就建成投用全國首批醫體融合項目——丹棱縣運動促進健康中心,并建成口袋公園6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6.5平方米,并有17個5人制足球場。目前,全縣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23平方米,每千人擁有“三大球”場地12.7塊,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丹棱縣還建立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協同推進社會體育指導員、引領員招募和培訓,推動縣、鄉(鎮)、村(社區)三級體育健身組織全覆蓋。全縣現有體育健身組織10個,招募群眾體育引領員2000余人,現有社會體育指導員500余人。
家門口全覆蓋的公共體育健身設施,讓當地群眾實現從“不想練”到“積極練”的轉變,享受運動、愛上健身。全縣每年還舉辦全民健身賽事60多場,舉辦老峨山山徑賽、丹棱“村BA”等賽事和基層健身活動,吸引眾多群眾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