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3日召開的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學科發展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仝小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西醫結合能夠在國際醫學領域獨樹一幟,前景十分廣闊,尤其在應對腫瘤、心腦血管等復雜疾病和提升診療效果等方面展現出獨特優勢。
仝小林給記者舉了個例子,肺移植手術的術前和術后,中醫都能發揮很好的作用,特別是術后能讓病人快速通氣通便,早一步恢復體力,進而加快恢復進程。在他看來,中醫學承載著我國醫者數千年的智慧,西醫學也有著近兩百年歷史,與二者相比,僅“70多歲”的中西醫結合模式雖在臨床的某些優勢學科中展現出比純中醫、純西醫更大的優勢,但它仍屬于新興學科,面臨著三大核心命題:一是需構建貫通中西的理論體系,二是需建立國際公認的療效評價標準,三是需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復合型人才。
“全行業要從強化頂層設計、聚焦原始創新、深化育人改革、強化示范引領等四個方面去推動中西醫結合醫學的發展。”仝小林說。
據悉,2023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了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建設試點項目儲備庫和試點單位名單,正式啟動了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建設,以促進中醫和西醫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把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打造成為全國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結合診療中心、人才隊伍培養中心、醫療模式推廣中心,在區域乃至全國發揮中西醫協同發展示范引領作用。如今已有62家醫院被納入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名單,其中不乏協和、湘雅、華西等我國西醫學頭部大型綜合醫院。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余艷紅在此前召開的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建設試點項目工作經驗交流會上表示,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建設成效明顯,帶動中西醫結合工作邁上新臺階。今后,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要聚焦提高臨床療效、加強人才培養、創新發展機制,形成一批典型經驗和做法,并將其固化、轉化為長效機制,更好地推動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和中西醫結合醫院高質量發展。(實習記者 于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