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關注消費新趨勢,打造更多農產品消費新場景、新模式,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出村進城,讓百姓餐桌更豐富、更健康
奶茶市場生意火爆,奶皮子酸奶成為新晉“頂流”,奶酪棒等制品熱銷……最近一段時間,乳業消費熱度不低。
一杯奶,怎樣撬動消費熱情?來看兩個例子。
“小眾奶”也有大市場。在陜西富平縣,山羊奶成為金字招牌。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富平縣發展奶山羊產業,構建羊乳全產業鏈條,年加工乳制品能力超10萬噸,年產值達22億元。羊奶粉、羊酸奶、羊奶片等多樣羊奶制品從這里銷往全國。
科技讓奶制品更健康。“輕乳”“少糖”的健康飲品越來越受青睞。一家乳業企業研發出一款非氫化基底乳,它規避了氫化植物油生產過程中反式脂肪酸、飽和脂肪酸過高等健康風險。該產品在新式茶飲行業投入使用,有效替換了傳統奶茶中的奶精。
兩個例子,體現的是供給與需求的雙向奔赴。精準捕捉消費者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細分市場和差異化領域里同樣擁有廣闊天地。小小一杯奶,映射消費新趨勢,也藏著農產品消費轉型升級的密碼。
市場是最好的加速器、放大器。湖北洪湖市的洪湖藕帶是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過去受限于保鮮技術和銷售渠道,市場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通過保鮮技術創新,這些年,洪湖藕帶走進電商平臺和大型商超,成為各地餐桌的“常客”,同時帶動洪湖蓮藕產業鏈發展,總產值達65億元。農業生產要看市場吃飯,從市場需求中尋找產品創新升級的切入點,才能更好興業富民。
優質供給匹配多樣需求,農產品消費才能更上一層樓。面對消費新趨勢,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要順勢而為、主動作為,在提供優質供給中培育發展新動能。截至目前,全國認證登記的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和地理標志等“三品一標”農產品達到8.4萬個。加大優質農產品培育力度,以高品質“內功”破解低價格“內卷”,讓老百姓吃得更安全、更健康,多元化食物供給也讓“舌尖”更幸福。
“產得出”更要“賣得好”,銷售渠道是關鍵。這些年,農村電商迅速發展,拿起手機“新農具”,玩轉直播“新農活”,一大批新農人的出現,推動農產品對接“云市場”,激活城鄉消費潛力。暢通產銷對接“最后一公里”,需要不斷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市場競爭力。2024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6.4%,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15.8%。一件又一件快遞“飛”出農村,帶動更多農產品出圈熱銷,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也應看到,目前農產品走向廣闊市場還存在諸如產業鏈不夠完善、品牌建設不足、產銷信息對接不暢等問題。必須加大對農產品銷售的政策支持力度,打破“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路,統籌兼顧,系統治理,構建起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的全鏈條網絡。
農業農村部等10部門近日發布《促進農產品消費實施方案》,明確9方面23條舉措,明確優化供給端、創新流通端、激活市場端等共同發力,擴大農產品消費。下一步,要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推出更多滿足市場需求的優質產品,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延伸農業產業鏈價值鏈,提升農業綜合效益。搭建農產品產銷信息共享平臺,讓生產端與消費端實現精準對接,有效減少信息不對稱帶來的農產品滯銷和價格波動風險。
優質農產品從田間地頭走向千家萬戶,既體現消費需求,也彰顯民生溫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關注消費新趨勢,打造更多農產品消費新場景、新模式,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優質農產品出村進城,讓百姓餐桌更豐富、更健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01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