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腫瘤專家盧少華:惡性腫瘤治療的關鍵是抑制轉移、抗復發
一說到腫瘤,大家都心生恐懼,尤其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已逐漸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發病率越來越高,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死亡人數越來越多。成都御生堂著名中醫腫瘤臨床專家盧少華主任認為“癌癥治療的關鍵之一,是如何防轉移、抗復發”。 圖為著名中醫腫瘤專家盧少華主任盧少華 御生堂中醫腫瘤首席專家,四
一說到腫瘤,大家都心生恐懼,尤其是惡性腫瘤。惡性腫瘤已逐漸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發病率越來越高,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死亡人數越來越多。成都御生堂著名中醫腫瘤臨床專家盧少華主任認為“癌癥治療的關鍵之一,是如何防轉移、抗復發”。 圖為著名中醫腫瘤專家盧少華主任盧少華 御生堂中醫腫瘤首席專家,四
在成都御生堂中醫館,有這樣一位老中醫,由于慕名而來的病人太多,不得不限號,掛他的號出其的難,即使網上預約掛號,也要提前幾天才行,他就是被當地百姓稱為“脈神”的邱旭峰教授,他的個人事跡曾被媒體廣泛報道。 圖為邱旭峰 教授在邱旭峰教授的診室里,邱旭峰教授給病人號脈,總是圈圈畫畫,那是他在畫五臟六腑簡
國醫大師周岱翰今年76歲。他從醫從教50年,如今仍堅守在抗癌的臨床、教學、科研第一線,除了每周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出三個半天的門診外,還要查房、會診、講學,帶學生、做科研、寫論文……他每天從早到晚,工作都排滿了。常年這樣連軸轉,他的工作強度連身邊的年輕學子也自嘆不
為積極開展迎全運、深入推進美麗天津建設,向國內外充分展示環境優美、服務優良、安全有序、文明和諧的天津城市形象,做好商貿服務、弘揚天津餐飲文化,作為GO天津首屆惠民美食節六大版塊之一的《明星大廚和營養專家進社區》活動第一站,9月6日走進熱情的南開區萬興街金融街社區。9月6日上午,由市商務委特別支持,天
9月7日是白露節氣,此時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是典型的秋天節氣,天氣漸涼,空氣中的水蒸氣夜晚在草木凝成白色的露珠。進入“白露”,晚上會感到一絲絲的涼意。諺語說“過了白露節,夜寒日里熱”,便是說白露時白天黑夜溫差很大。唐山市中醫醫院治未病科中醫師邸彪
楊絳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5歲。我在痛惜大師逝去的同時,想起了她和錢鐘書的養生趣事。一次,家中來客。客人和錢鐘書、楊絳說起了運動養生。錢鐘書說:“運動對人有好處,家中的‘運動’都是我搶先一步,比如來客我主動去開門。”不等他說完,楊絳開腔了:&ldqu
在日前華夏出版社舉辦的張其成國學講座暨《張其成國學經典全解叢書》新書發布會上,著名國學養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張其成談到自己的養生經驗時,提出了“三不要”養生法,即“不要緊,不要求,不要臉”,這一提法頗為新穎有趣。“三不要”養生法是張其成針對現代人面對的突出健康問題而從國學中找到的修心養生
張燦玾先生(1928-2017)2017年9月1日,山東省首位“國醫大師”、著名中醫學家和中醫教育家張燦玾教授駕鶴西去,享年90歲。張老臨終前已為自己寫好挽聯:“黃卷青燈,行程萬里,成敗焉單憑眾議;承繼保元,懸壺一世,功過乎一任評說。”2013年7月,《儒風大家》“問道國醫”參訪團曾兩赴張燦玾先
核心提示:他還喜歡打橋牌,曾和許多橋牌高手較量過,據內行講,他的橋牌技藝相當有水準。他的夫人劉沙曾對記者說:“讀書、打橋牌、打網球,是他晚年保持體力、腦力的三個招數。” 呂正操 資料圖本文摘自:中國新聞網,作者:佚名,原題:呂正操早年跟隨張學良不顧86歲高齡赴美探望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
飯,是種享受。饑了,餓了,飯菜端上來,香氣撲鼻,吃起來有滋有味。飽了,放下筷子,多一口也不吃。吃完飯,精力充沛,神清氣爽,這叫“吃美了”,叫“怡”。如此簡單的吃飯一事兒,卻有多少人許久都沒有感受過它的樂趣了。有人說,很多年了,我都沒有過餓的感覺。有人說,我只是每天都吃些我認為該吃的東西,但從不覺得
董潔作為謀女郎的董潔一直備受關注,她清新的氣質總是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她是怎樣進行保養的呢?我們來聽聽她自己怎么說。 董潔說美白時只顧面子不顧眼睛是不行的。其實眼睛美白也是很容易的。董潔的方法是:先用鹽水浸泡擰干的毛巾敷眼瞼10分鐘,放松眼部肌膚。隨后,用兩片冰過的眼膜敷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