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數字設備或降低認知衰退風險
科技日報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人類行為》14日發表的一項薈萃分析發現,數字技術設備的廣泛使用,即使用電腦、智能手機、互聯網或三者結合,可能與50歲以上成年人的認知衰退和認知受損發生率降低有關。這一結果似乎有悖于目前一種“數字癡呆癥”的假說。當前,使用數字技術設備已是普遍現象,而在這
科技日報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人類行為》14日發表的一項薈萃分析發現,數字技術設備的廣泛使用,即使用電腦、智能手機、互聯網或三者結合,可能與50歲以上成年人的認知衰退和認知受損發生率降低有關。這一結果似乎有悖于目前一種“數字癡呆癥”的假說。當前,使用數字技術設備已是普遍現象,而在這
有些人在需要完成緊迫任務時,趕緊把智能手機放在視線看不到的地方,認為這樣做就不會打擾工作。然而,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商學院的心理學家發現,只要智能手機在場,哪怕它在視線之外,也會嚴重分散大腦的注意力,這一現象被稱為“腦力流失”。研究人員對548名大學生測試了“腦力流失”的假說。這些大學生被分為
多年來,科學界對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幾乎都建立在一個名為“β淀粉樣蛋白沉積”的假說上。在長達18年的時間里,基于這一假說的論文被視為該領域的奠基性研究。這一假說也以其深遠影響力指導著該領域的研究方向和新藥開發。但如果這篇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文涉及學術造假呢?當地時間6月5日,知名學術期刊《科學》宣布,這篇
被稱為“腦海中橡皮擦”的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發病機理不清且無法治愈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美國《科學》雜志近期發布調查報道指出,阿爾茨海默病領域一篇16年前的重要奠基性研究論文涉嫌造假,威脅到主流理論“β淀粉樣蛋白沉積(Aβ)”,可能對研究方向及新藥研發產生影響。疑似造假多年來,阿爾茨海默病藥物研發主要基
科技日報華盛頓7月6日電 (記者劉海英)數十年來,許多健康專家建議,高膽固醇人群應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以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但最新發表在《BMJ循證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卻認為,這一建議缺乏證據支持,高膽固醇人群需要減少的是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而不是飽和脂肪。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是一種遺傳疾病,患病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