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今年的主題為“律動不息”。對于中老年人來說,一顆健康有力、規律跳動的心臟,一套平穩運行的血管系統,是保障晚年生活質量的重要基礎。
專家提醒,秋分過后,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心血管疾病患者,特別是免疫力較低的人群,更需注意“護心”并警惕感染性疾病侵襲。
當前,我國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約3.3億,發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高瑩表示,氣溫波動大時,人體生理調節、血管狀態及基礎疾病控制都可能受到影響,易誘發高血壓急癥、急性心肌梗死等血管事件。
此外,寒冷環境下,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免疫力更容易出現異常,而感染會加重體內炎癥反應,進一步干擾心血管病情的穩定控制。
以中老年人常見病帶狀皰疹為例,有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生帶狀皰疹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出39%,且一旦發病,疼痛程度更重,持續時間更長,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魏愛華表示,對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帶狀皰疹引發的劇烈疼痛如同“導火索”,可能導致心率加快、血壓驟升,加重心臟負荷;長期疼痛干擾睡眠與情緒,還可能誘發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甚至引起心絞痛反復發作。
“在控制好血壓、血脂等基礎病的同時,增強免疫力、預防感染,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尤為重要。”魏愛華說。
在慢性病與感染性疾病協同防控中,心血管扮演著重要角色。北京市朝陽區六里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劉運杰介紹,六里屯社區積極推進專病門診建設,將慢性病防治與感染預防相結合,全科醫生可直接評估患者感染風險并為符合條件的人開具疫苗處方。通過健康講座、家庭醫生簽約等服務,居民可獲得更連貫的健康管理與接種指導。
針對部分心血管慢性病患者對疫苗接種的顧慮,劉運杰表示,高血壓、冠心病等病的患者在病情穩定期可以接種疫苗,這有助于降低感染帶來的疊加風險。居民可通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公眾號、健康App等渠道預約接種,家庭醫生也會根據健康檔案及時提醒簽約居民進行相關預防。
多位專家提示,守護心臟健康,不僅需要關注血壓、血脂等指標,也要防范感染性疾病的連鎖影響。在晝夜溫差加大的季節,科學管理慢性病、主動預防感染,是實現“律動不息”的重要一環。(記者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