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課間體育活動成中小學校長新“考點”
教育部要求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但如何才能讓3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避免流于形式,真正發揮出幫助學生鍛煉身體、激發運動興趣等綜合成效?這就需要機制的保障和學校的用心盡責。近日,由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河南省教育廳聯合主辦的全國中小學落實每天兩個大課間體育活動暨新興體育項目進
教育部要求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但如何才能讓30分鐘的大課間活動避免流于形式,真正發揮出幫助學生鍛煉身體、激發運動興趣等綜合成效?這就需要機制的保障和學校的用心盡責。近日,由中國教育學會體育與衛生分會、河南省教育廳聯合主辦的全國中小學落實每天兩個大課間體育活動暨新興體育項目進
近年來,國家實施了多項基礎教育改革,旨在減輕學生的課業壓力,為孩子們創造更多時間和機會發展興趣愛好,從而促進其綜合素質全面提升。近日,北京市教委宣布從秋季學期開始,北京市義務教育學校全面優化課間安排,落實每節課間15分鐘的時長。延長課間休息時間讓學生有機會走出教室、走向戶外、參與運動、放松身心,是
2023年10月,新華社“新華視點”欄目播發稿件《除了上廁所不能隨意活動?——部分中小學生課間10分鐘被約束現象調查》,引發各界對這一現象的廣泛關注和熱議。針對這一話題,教育部明確表示:中小學校要確保學生課間正常活動。今秋新學期伊始,“新華視點”記者采訪發現,不少地方已將“課間10分鐘”延長至15分
課間十分鐘不允許孩子到戶外活動,甚至除了去洗手間不能出教室,目前成了一些學校的規定。 這些所謂的規范,詳細規定孩子們課間十分鐘的活動范圍、活動種類、聲音大小,同時還規定班主任的監督職責并與班分的扣罰掛鉤,貌似理由充足:課間打鬧可能出安全事故,有序的課間更顯校園文明等。然而,怕孩子出問題,怕被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