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研發應用
近日,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強對創新藥研發支持、推動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和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等5方面16條舉措。專家表示,《若干措施》聚焦我國創新藥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對創新藥研發、準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進行全鏈條支持,旨在破解創新藥研發與市
近日,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強對創新藥研發支持、推動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和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等5方面16條舉措。專家表示,《若干措施》聚焦我國創新藥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對創新藥研發、準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進行全鏈條支持,旨在破解創新藥研發與市
國家醫保局日前發布提示,7月1日起,買賣藥品要掃“藥品追溯碼”,無碼醫保不結算。根據此前發布的《關于加強藥品追溯碼在醫療保障和工傷保險領域采集應用的通知》,2025年7月1日起,銷售環節按要求掃碼后方可進行醫保基金結算,對此前已采購的無追溯碼藥品,列入“無碼庫”管理,暫可進行醫保結算;2026年1月
昨日,國家醫保局對《2025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及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進行公示。按照調整方案,目錄外西藥和中成藥具備2020年1月1日(含,下同)至2025年6月30日(含,下同)期間,經國家藥監部門批準上市的新通用名藥品;2020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要求“支持引導有條件的地方將生育保險生育津貼按程序直接發放給參保人”。國家醫保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6月12日,全國12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所有統籌區生育津貼均可直接發放至個人。總體來看,全國有近六成統籌區實現直接發
近日,國家醫保局會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醫保基金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以“藥品追溯碼異常”線索為重要抓手,分3個階段對定點醫藥機構涉嫌倒賣“回流藥”等突出問題開展全面排查。截至目前,第一階段核查任務已完成,將于2025年8月部署第二階段專項核查工作,10月至12
2024年,我國美容整形市場規模已近3000億元,展現出活力與潛力。在“擴容”的同時,建立更加透明、有序的市場環境成為行業共識與努力方向。6月1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美容整形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首次對美容整形類價格項目進行統一,引導醫療機構自主合理定價,讓“求美”更安全、更安心。愛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從“皮秒”“超聲炮”“熱瑪吉”等美容項目,到“隆鼻”“豐唇”“割雙眼皮”等微整形……2024年,我國美容整形市場規模已近3000億元,展現出市場活力與潛力。在“擴容”的同時,建立更加透明、有序的市場環境成為行業共識與努力方向。6月18日,國家醫保局發布《美容整形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本報北京5月2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賈驥業)截至5月26日,國家醫保局已累計采集藥品追溯信息392.36億條,能夠確保每一盒藥品的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目前,每天有超過500萬人次通過國家醫保App掃碼驗藥。今天,在國家數據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醫保局大數據中心主任付超奇在會上透露了上述信息
5月28日,國家醫保局公布定點零售藥店藥師涉嫌“掛證”情況。記者查閱發現,此次公布的出現在多家定點零售藥店藥品費用明細中的藥師超過9000人,近300人涉嫌“掛證”的藥店數達到兩位數,6人涉嫌在百家以上藥店“掛證”,其中疑似“掛證”機構數最多的藥師疑似在198家機構“掛證”。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中新網5月23日電 據國家醫保局官方微信消息,2025年1月9日,國家醫保局印發《關于推進基本醫保基金即時結算改革的通知》(醫保辦發〔2025〕1號),即時結算改革在全國正式拉開序幕,要求今年年底前80%左右統籌地區基本實現即時結算。這項改革通過最大限度壓縮醫保與定點醫藥機構的結算周期,為醫藥機構發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記者徐鵬航、彭韻佳)記者22日從國家醫保局獲悉,截至5月8日,2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227個統籌區已開通醫保錢包,實現跨省共濟。醫保錢包是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的一項功能,也是實現近親屬醫保個人賬戶共濟的一種方式。使用醫保錢包轉賬功能,個人可將本人醫保個人賬戶或醫保錢
新華社北京5月22日電(記者徐鵬航、彭韻佳)國家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司副司長翁林佳22日介紹,《放射檢查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試行)》預計6月底前落地,目前已有部分省份將CT檢查價格下調至200元左右、磁共振檢查價格降至500元左右。不少參保人在看病就醫時發現,為什么CT、增強CT、磁共振
中新網濟南4月19日電 4月18日,《中國小細胞肺癌患者生存現狀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在濟南發布,系中國首個聚焦小細胞肺癌患者群體的權威報告,首次系統性揭示了中國小細胞肺癌在臨床診療和患者生存方面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為優化臨床實踐、完善政策支持提供了堅實的科學依據。記者在當天舉行的發布儀式上
新華社北京4月18日電(記者徐鵬航)“當前,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成效初顯,醫、保、患三方初步共贏。”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副司長徐娜在18日舉行的2025年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藍皮書發布會暨趨勢交流會上這樣表示。當前,我國已實現DRG/DIP付費統籌地區全覆蓋、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全覆蓋。全國393個統籌地
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近日開通網上舉報功能,廣大社會機構和群眾可線上反映欺詐騙保相關情況。據悉,如發現有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行為存在,可通過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首頁下方“政民互動”板塊,點擊“打擊欺詐騙保舉報”即可進入,選擇“網上信訪”或“局長信箱”反映相關情況。國家醫保局表示,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傷
截至2025年3月31日,國家醫保信息平臺累計歸集追溯碼273.09億條,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接入88.9萬家定點醫院藥店,占定點醫藥機構總數的95.6%,定點醫療機構接入占比92.82%,定點零售藥店接入占比98.18%。隨著藥品追溯碼的全量采集應用,醫保基金監管
4月2日,國家醫保局公眾號發布“醫保購藥的六要六不要”,指導居民巧用追溯碼,不當回流藥的接盤俠。“六要六不要”即一要買包裝上有追溯碼的藥,不要買沒有追溯碼的藥;二要在結算藥款時看著售藥人員掃所購藥盒上的追溯碼,不要讓他或她掃其他藥品的追溯碼;三要索取小票,不要放棄可能的上千元賠償;四要使用國家醫保局
新華社北京3月15日電 記者15日從國家醫保局獲悉,截至3月14日,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46個統籌區開通醫保錢包,實現跨省共濟。據悉,天津、河北、內蒙古、上海、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西藏、甘肅、新疆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46個統籌區開通醫保錢包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徐鵬航)記者11日從國家醫保局獲悉,截至2月底,全國共103個統籌地區開展即時結算,占統籌地區總數的26%,覆蓋定點醫療機構4.37萬家,定點藥店6.76萬家,即時結算撥付金額387.31億元。長期以來,“回款慢”是醫藥領域的老大難問題。今年1月9日,國家醫保局印發《關于
國家醫保局、財政部日前聯合印發通知,明確2025年底前,所有省份要將省內異地住院直接結算費用納入就醫地按病種付費管理,包括按病組付費和病種分值付費兩種形式,參保人員繼續按參保地醫療保障政策享受待遇。此舉旨在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進一步優化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管理服務,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
記者昨日從國家醫保局獲悉,國家醫保服務平臺APP“醫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詢”功能于近日正式上線,購藥者通過掃描藥盒上的藥品追溯碼,即可獲取詳細的藥品銷售信息,了解藥品的“前世今生”。目前,每天已有近3.3萬人次使用這一功能查詢藥品銷售信息。藥品追溯碼是每盒藥品的唯一“電子身份證”。一盒藥品的追溯碼,
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截至2025年2月4日,全國已有14個省份117個統籌區開通了醫保錢包功能,允許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實現跨省共濟。這些省份包括河北、內蒙古、上海、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廣東、重慶、四川、貴州、西藏和甘肅。其中,河北、河南、安徽、西藏、四川、湖北6個省份在全省(自治區)域范圍
據國家醫保局網站消息,國家醫保局、財政部近日發布關于有序推進省內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納入按病種付費管理的通知。其中提出,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規范異地就醫醫療服務行為,促進合理診療、因病施治,推動建立統一規范、內外協同、統籌平衡、安全高效的異地就醫醫保支付機制。2025年底前,所有省份要將省內異地住院直
“在基本醫保現有的甲乙分類基礎上,我們正在研究制定丙類藥品目錄,這是完善我國醫療保障藥品目錄體系的一次重大嘗試。”1月17日,國家醫療保障局舉行“保障人民健康 賦能經濟發展”新聞發布會,國家醫療保障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心宇在會上介紹,第一版丙類目錄計劃在今年年內發布。近年來,國家醫療保障局持續動態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國家醫保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4年我國醫保基金收支平衡、略有結余,醫保基金安全可持續。2025年將進一步推進藥品耗材集采、擴大跨省共濟應用地域范圍、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等改革,為百姓帶來更多醫保新福利。 在集中帶量采購和價格管理方面,國家醫保局價格招采司司長丁一磊介紹,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