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印發《關于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政策措施》),提出發揮金融、財政等政策合力,從供需兩端激發服務消費新增量,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
政策合力效應顯現
服務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大、國內經濟轉型調整的宏觀背景下,提振服務消費的必要性不斷凸顯。
政策引領加快服務消費提質發展。“去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的決策部署,中國人民銀行出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有效帶動擴大服務消費供給,支持更好滿足居民服務消費需求。”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負責人楊虹表示。
比如,央行設立兩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5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關于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專門設立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教育、居民服務、旅游等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和養老產業的信貸投放。目前,金融機構申報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近600億元,涉及經營主體近4000家,貸款5700多筆。
另一個加大投放的是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2024年4月,人民銀行設立了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激勵引導銀行加大對重點領域設備更新項目的信貸支持,今年擴大規模至8000億元,符合條件的服務消費領域設備更新項目也可以享受政策優惠。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支持住宿餐飲、文體教育、旅游領域等項目近100項,簽訂貸款合同約119億元。
“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對住宿餐飲、文體教育、旅游等領域的支持,是金融賦能服務業、激發消費新潛力的重要舉措。”招聯首席研究員、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這項政策雖然主要支持重點領域的設備更新項目,但符合條件的服務消費領域設備更新項目同樣可以享受政策優惠。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連同新設的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正在通過低成本的政策性資金,引導商業金融機構更大力度地向相關領域注入金融活水,支持經營者更新設備、提升服務品質。
當前,政策合力效應逐漸顯現,我國服務消費加快發展,實體經濟的諸多服務消費領域得到明顯改善。中國銀行研究院宏觀經濟與政策團隊主管梁婧表示,一方面,餐飲住宿、旅游、教育等服務消費領域市場發展空間廣闊,能夠為金融機構帶來產品創新、客戶群體拓展等業務新機遇;另一方面,服務消費是擴大內需的重點領域,加大金融對服務消費的支持,有利于促進消費結構升級,釋放服務消費潛力,穩定就業和經濟增長。
加大消費信貸投放
今年以來,金融機構持續完善內部業務流程,聚焦食、住、行、游、購、娛等重點消費領域,擴大高質量信貸供給。截至7月末,全國服務消費重點領域貸款余額2.79萬億元,同比增長5.3%,比年初新增1642億元,今年前7個月的新增貸款比去年全年新增貸款還要多630億元。
董希淼表示,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緊抓政策紅利,支持推動改善高品質服務消費供給,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的潛力和活力,從而大力提振消費、擴大內需。
“高質量信貸供給,既體現在量價上,即更合理優惠的貸款利率水平、足夠的資金支持力度,更體現在提供更加適配的產品和服務模式上。”梁婧表示,不同服務消費領域行業發展特點和需求差異較大,金融機構圍繞不同服務消費場景開發適配的信貸產品,有利于推動服務供給側升級、消費需求潛力更好釋放,從而促進形成供需的良性循環。
創新消費場景是深耕服務消費的重要方向,也是《政策措施》的亮點之一。《政策措施》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加強對多元化服務消費場景、集聚區和相關重點項目建設支持。浙江農商聯合銀行轄內平陽農商銀行零售金融部副總經理鄭凱認為,隨著消費新模式、新業態的不斷涌現,銀行應立足區域經濟優勢,從供需兩端發力提振消費信心,把金融資源精準嵌入消費品以舊換新、鄉村電商、文旅消費等多元場景,加快傳統消費轉型升級。
此外,《政策措施》提出,綜合運用貨幣信貸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機構擴大服務消費領域信貸投放,加大對服務消費領域經營主體信貸投放力度,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可持續支持服務消費。
在政策引導下,金融機構紛紛加大對服務業經營主體的首貸、續貸、信用貸款支持。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與電商平臺、汽車供銷商、重點商圈等深化合作,推出信用卡分期優惠、專屬信貸產品、貸款利率優惠等,助力消費領域服務業經營主體提升服務供給能力。
為進一步提振消費,財政部近期還出臺了個人消費貸款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人民銀行積極引導金融機構用好用足政策,優化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不含個人住房貸款的全國住戶消費貸款余額21.04萬億元,比年初新增346億元,同比增長5.34%。董希淼表示,消費信貸支持和財政貼息直接降低居民和企業的融資成本,將有力刺激居民服務消費需求。同時,企業獲得低成本資金后,能提升服務品質、增加創新投入,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良性循環。
深耕細分領域服務
服務消費涉及面廣,金融機構加快深耕細分領域,增加優質文旅、體育等消費領域信貸支持,不但有助于提升文化娛樂、體育、家政、托育等領域的金融服務水平,而且增強了不同領域的服務消費意愿和能力。
銀發經濟是服務消費的細分領域之一。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積極發展抗衰老、銀發旅游等產業,釋放銀發消費市場潛力。為全面滿足老年人多樣化服務需求,民政部、商務部于今年7月至12月舉辦全國“養老服務消費季”活動,通過深入推進居家適老化改造、鼓勵加大養老服務供給、實施惠老助企政策、拓展養老服務消費新業態等多種措施,促進養老服務消費。
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吳越濤表示,針對服務消費細分領域,發展改革委出臺了多個促進性文件,如銀發消費領域,推動出臺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政策措施,培育智慧健康養老、老年用品制造等一批市場前景明確的潛力產業,促進服務供給提質擴容。
隨著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將逐漸從商品消費主導向服務消費主導轉變,這也為金融機構創造出更多機遇。董希淼建議,接下來要強化政策,引導資金流向養老、托育、家政等民生領域以及數字消費、文娛體育等新業態,持續增加高質量服務供給,推動服務消費擴容提質。
服務消費加快增長是經濟轉型的必然趨勢,也是未來我國擴大內需的重要著力點。梁婧表示,金融機構應加大優質信貸供給、完善資管等領域服務,引導居民理性使用金融服務,避免過度負債、過度消費。同時,深入研究不同服務消費相關行業特點,優化產業鏈、供應鏈金融供給,提升服務消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