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新冠傳播6招最有效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人類行為》雜志17日公開發表的一項流行病學報告,歐洲科學家團隊對2020年3月至4月一些國家或地區采取的6000種非藥物干預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侵入性較低的非藥物干預,如有效的宣傳策略和政府支持,在遏制新冠肺炎傳播方面的效果或許和侵入性較強的手段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7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人類行為》雜志17日公開發表的一項流行病學報告,歐洲科學家團隊對2020年3月至4月一些國家或地區采取的6000種非藥物干預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侵入性較低的非藥物干預,如有效的宣傳策略和政府支持,在遏制新冠肺炎傳播方面的效果或許和侵入性較強的手段
新研究:新冠病毒可破壞血腦屏障新華社北京11月2日電(記者葛晨)新冠病毒感染癥狀多樣,呼吸道癥狀是其主要表現,還有一些患者癥狀指向血管炎癥。一個美國研究團隊最新發現,新冠病毒還能讓血腦屏障出現“漏洞”,潛在破壞大腦神經網絡。美國坦普爾大學劉易斯·卡茨醫學院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學術期刊《神經生物學疾
中新網合肥9月25日電(記者 吳蘭)記者25日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惡性癌癥抑制劑。動物體內藥效評價顯示,抑瘤率(TGI)達到96%。該成果目前在線發表于國際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與醫
科技日報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張夢然)一項以30個國家3萬多名上班族為對象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工作生活時間不平衡的人更有可能自訴健康狀況不佳。相關研究近日發表在“自然科研”的開放獲取期刊《BMC公共衛生》上。一天中可用的時間是有限的,上班族們要面臨的挑戰卻是無限的。這其中包括各種最后期限、經濟義務
多吃水果蔬菜真的能預防糖尿病嗎?最新科學研究給出了答案。記者從西湖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鄭鉅圣教授與歐洲40多位營養學家一起,經過5年團隊合作,從血液營養標記物的角度證明,多攝入水果蔬菜有利于預防糖尿病(本文特指2型糖尿病)。研究推論出,每天多攝入66克蔬菜水果,糖尿病患病風險就會降低25%。這
一份根據最新模型研究建立的報告指出:20歲以下人群對新冠病毒的易感性,只有20歲及以上人群的一半左右。研究同時表明,10歲至19歲人群中只有21%的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癥狀,這一比例在70歲以上人群中會升至69%。相關文章16日發表于英國《自然·醫學》雜志,而理解年齡在新冠病毒傳播和疾病嚴重程度中的作用
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藥物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經過分析,鑒定出參與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人體的332種蛋白質相互作用,其中約五分之一是已有藥物的靶標,或可用于開發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的療法。為解決新冠病毒如何“劫持”人類宿主這一不甚明確的問題,該研究論文通訊作者
新華社訊 (記者吳振東 郭敬丹)記者從復旦大學獲悉,該校科學家領銜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在多動癥與睡眠障礙共病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發現早期多動癥癥狀引發后期睡眠問題的腦影像學證據,并提示相關分子生物學過程。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生物精神病學》雜志。多動癥在兒童中有較高比例,患者常常伴有睡眠障礙,同
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教授、羅強副研究員團隊,與英國劍橋大學、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合作,在多動癥與睡眠障礙共病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據馮建峰教授介紹,該研究的發現或有助于研發設計新的早期多動癥治療方案,以減輕患者的ADHD癥狀和睡眠問題。國際研究團隊發現早期多動癥癥狀引發后期睡眠問題的
延長3天的春節假期倒數計時,多數人迎來返崗上班的日子。不少人擔心:上班上學后在公共場所(如食堂、餐館等)進餐時,該如何做好個人防護呢?依據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的認知,經相關專家多次探討修改,上海交通大學中美食品安全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史賢明教授領銜的“食品安全與微生物”研究團隊
近期,一項發表在《營養學》雜志上的新研究表明,多喝水不僅有助孩子健康成長,還能提升他們的多任務處理能力。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活動機能學與公共健康學教授奈曼·漢及美國東北大學查爾斯·希爾曼教授聯合完成該項研究。研究團隊以75名年齡在9~11歲的兒童為試驗對象,首先安排他們連續4天、每天按照普通的基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0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研究人員通過對4萬余對配偶的數據進行遺傳分析后,報告了一種與飲酒水平相關的遺傳變異,而這種遺傳變異反過來可能與伴侶選擇存在關聯。過去的研究認為,酒精相關的行為(如飲酒和酒精依賴)在配偶之間存在關聯。但是一直未知的是,這是因為社會或遺傳因素、共同的環境還是
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數了幾百只綿羊,還是睡不著……對于失眠,不少人曾有過噩夢般的經歷。數據顯示,全球約10%-49%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而在我國一線城市,平均睡眠總長不足7個小時,睡眠問題已然成為全球性課題。不過,相比睡眠時長,人們逐漸意識到睡眠質量比睡眠總量更為重要。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
對于一些人來說,找到戀人、步入婚姻并非難事,但維系婚姻、保持婚姻幸福并不容易。近日,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的新研究發現,夫妻日常生活中的九種行為,對婚姻具有殺傷力,甚至可能導致婚姻解體,需要引起警惕。研究團隊對15名專長于婚姻咨詢的心理學家進行訪問調查,研究哪些行為會毀掉婚姻。最終,他們總結出九種行為
肥胖已被確認為多種癌癥的風險因素。來自挪威卑爾根大學全球公共健康與基礎護理學院的特恩教授團隊針對肥胖程度、肥胖開始時間及肥胖持續時間與患癌風險的關聯性進行了一項新的研究,確認中青年時(40歲之前)超重或肥胖,會顯著增大患癌風險。研究團隊歷經42年,對挪威、瑞典、奧地利3個歐洲國家、6個地區的22.1
美國得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昨天發布的一項新研究指出,每周鍛煉身體數次,特別是進行有氧運動,可能有助于延緩阿爾茨海默病高風險人群的大腦退化進程。得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研究人員領銜的研究團隊對70名年齡55歲及以上、存在記憶問題的參與者進行了一項臨床試驗,他們被分為兩組,一組每周進行4到
社交媒體會給使用者帶來壓力。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發現,這種壓力會增加用戶對社交媒體上癮的可能性,這是因為他們往往會通過使用社交媒體的其他功能來解壓。此前研究發現,使用社交媒體會給用戶帶來某些壓力,比如面對過量信息、受到周圍朋友的“遵從壓力”,以及感到個人生活被侵犯等。英國蘭開斯特大學和德國班貝格大學
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老癡問題日益嚴峻。日前,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雜志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60多歲(退休后)的人士多社交,有助降低罹患老癡的風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精神病學系研究團隊對1萬多名參試者的相關數據展開梳理分析,這些參試者接受了平均為期28年的隨訪調查。經過調整年齡、性別、種族、
巴西圣保羅大學一項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從青少年17歲開始,每天堅持60分鐘適度體育鍛煉,其健康益處累積一生。研究團隊對2.8萬名美國女性展開追蹤調查,收集了參試者提供的青春期(12~22歲)階段身體運動數據,之后每年對其體檢結果和運動情況進行隨訪。研究發現,青春期身體活動較多(每天運動時間超過60分鐘
新華社倫敦9月7日電(記者張家偉)英國和芬蘭研究人員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與成年人肥胖風險相關的眾多基因變異可能在幼年階段就開始顯現跡象,這一新發現或許有助找到更好的預防肥胖方式。嬰兒出生后,身體質量指數往往會快速上升,直到9個月大,相關數值才開始下降,這一狀態會維持到5至6歲左右。此前研究顯示這段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發現,老人每周食用2份以上蘑菇,患認知障礙的幾率降低約50%。這項研究收集了663名居住在新加坡的60歲以上老人的數據。研究團隊考察了參試者對新加坡最常見的6種蘑菇(金針菇、平菇、香菇、白蘑菇等)的食用量。研究中,1份蘑菇的數量約為150克,2份蘑菇相當于半盤。結果顯示,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加拿大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認為,孩子在上幼兒園時就已展示出“發財”潛力,這個時期的行為態度可能預示著他們成年后的收入狀況。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西爾瓦納·科特教授的研究團隊以2850位1980~1981年出生的加拿大兒童為對象,進行了為期30年的追蹤研究。早在參試
中英聯合乳腺癌早期診斷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新華社倫敦7月3日電(記者張代蕾)一個中英聯合研究團隊3日在倫敦宣布,經過近百名中、英科研人員25年的努力,聯合試驗的乳腺阻抗斷層圖像(EIM)技術在中國開展的乳腺癌早期臨床驗證試驗中取得重要進展。在當天閉幕的第20屆電阻抗成像技術生物醫學應用國際年會上,
英國諾丁漢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咖啡可以增強人體內棕色脂肪的活躍度,這有助于人們控制體重。人體內的脂肪分為白色和棕色兩種。白色脂肪主要用于儲存能量,與肥胖有關;棕色脂肪可以促進機體消耗糖和白色脂肪而產生熱量,以應對寒冷等情況,增強棕色脂肪的活躍度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也有助于減肥。諾丁漢大學一個研
瑞典科學家近日研究證實,多吃不含環境污染物的多脂魚類將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此前曾有研究提出,攝入多脂魚類有可能導致2型糖尿病風險增大。但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對421位患2型糖尿病7年的患者和421名健康人進行了對照研究。通過兩組參試者的血樣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多脂魚類對2型糖尿病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