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聞

“中醫生活化”讓健康促進成為日常

853

中醫藥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已深深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張其成表示,應從研究挖掘、標準制定、傳播推廣、產業發展四方面共同發力,加快推進“中醫生活化”,服務民眾健康福祉,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從中醫藥發展史可以看出,中醫藥理論源于生產生活實踐,發展和壯大也

健康新聞

完善專科護士管理體系 增設崗位數量

983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加快補齊兒科、老年醫學、精神衛生、醫療護理等服務短板”。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黨委書記、副院校長姚建紅在實際工作和走訪調研中發現,盡管當前我國護士總數已位居世界首位,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目前每千人護士數僅為3.7人,在一些地

健康新聞

中醫力量守護“她”健康 內服外治實現“1+1>2”

1575

中新網杭州3月8日電(郭天奇) 8日是“三八”國際婦女節,女性健康也再次成為熱議的話題。浙江省中醫院婦產科副主任、裘氏婦科名醫工作室負責人張婷表示,目前痛經等婦科疾病較為常見,中醫婦科強調辨證施治,在治療婦科疾病方面有獨特的優勢。辨證施治 注重整體調理據張婷介紹,目前常見的婦科疾病多與生殖、內分泌相

健康新聞

致盲率極高,青光眼呈現年輕化趨勢

1531

3月6日是“世界青光眼日”。青光眼是一種主要由房水循環障礙引發的眼科疾病。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教授葛堅曾在青光眼的預防與治療講座中指出,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和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病,如果不積極治療,就會造成失明。雖然青光眼的治療手段不斷有新的進展,但是青光眼患者的致盲率仍居高不下,全社會都

健康新聞

對視能傳“紅眼病”?沒這么邪乎!

902

近期,得“紅眼病”的患者逐漸增多,而且往往出現一家人“整建制”被傳染的情況。日前,“女子紅眼病傳染全家,連狗眼都紅了”的話題登上了熱搜榜,民間更是一直流傳著“紅眼病”看一眼就會被傳染的說法……這是真的嗎? 病毒性感冒患者易中招 我們俗稱的“紅眼病”一般是指急性結膜炎,主要包括流行性角結膜炎、咽

健康新聞

廣西加強醫療護理員規范管理 解決就醫陪護民生“痛點”

724

202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項目——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工作近日啟動。廣西進一步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的實踐探索,民眾俗稱的“護工”這一群體將轉向職業化、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發展。據廣西有關調研結果顯示,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攀升,民眾對醫療陪護服務有日益增長的多樣

健康新聞

可食用電子產品走進現實

518

去年4月,意大利理工學院高級研究員馬里奧·凱羅尼等人在美國《先進材料》雜志發表論文稱,他們研制出了世界上首款可充電且可完全食用的電池,并表示可食用電子設備將對胃腸道的監測和治療,以及食品質量監測等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該團隊并非“孤軍奮戰”。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瑞士聯邦理工學院智能系統實驗

兒童醫院搭建兒童罕見病診療體系
健康新聞

兒童醫院搭建兒童罕見病診療體系

1017

昨日北京兒童醫院在門診樓地下一層舉辦罕見病日義診活動昨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聯合中國罕見病聯盟主辦第十七屆國際罕見病日系列活動,共同呼吁關注兒童罕見病。據了解,北京兒童醫院門診罕見病目錄患兒接診量已超2.6萬人次。目前,一個囊括了國家級、省部級、市級、縣級四級醫院的兒童罕見病診療體系正逐步

健康新聞

多項政策促進罕見病藥物研發

826

隨著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的建立,罕見病的診療水平正在不斷提高。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罕見病相關政策,鼓勵罕見病藥物的引進、研發和生產,并加快罕見病藥物的注冊審評審批,罕見病藥物在國內的上市數量逐年提升。根據《2024中國罕見病行業趨勢報告》,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有165種罕見病藥物上市,涉及

健康新聞

三維打印讓義眼更逼真更自然

950

科技日報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通訊》27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道了一種更快捷、耗費人工更少的技術,能通過建模和三維(3D)打印為人們“量身定制”更加逼真的義眼。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技術生產的義眼外觀更自然,適配度更好。 全球約有800萬人佩戴義眼,義眼的真實復原度對于心理認同和外在相

健康新聞

家庭病床暖人心

770

“血壓控制得很好,可適當加強肢體被動訓練……”春節期間,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王店街道辦袁莊行政村,醫務人員踏雪前來為淮陽區第一個建在農村的家庭病床提供上門服務。劉偉華一年前患腦出血,落下后遺癥,成了植物人。妻子夏素紅說:“最怕雨雪天氣時他感冒發燒。以前都是請人把他送到醫院,不僅開銷大,路上也不安全。”

健康新聞

高度近視患者能擺脫眼鏡嗎?ICL晶體植入術帶來福音

927

高度近視是指近視度數≥600度的屈光不正狀態。當下,高度近視的人群患病率不低,可發生很多嚴重并發癥,有可能導致永久性視力損害,甚至失明。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不斷提升,擺脫鏡框眼鏡成為高度近視人群的心聲。記者22日獲悉,ICL人工晶體植入術給上述人群帶來福音。一名高度近視患者紀女士

健康新聞

咳嗽發燒是流感中招?真兇竟在水中!

925

冷空氣來襲,泡溫泉、室內水上樂園等娛樂項目備受青睞。不過,水中潛伏的一種病原體要格外警惕,人被感染后會出現類似流感的癥狀,很容易延誤治療,它就是嗜肺軍團菌。泡溫泉引發的嚴重肺炎一個59歲的大叔,因為最近三天咳嗽、咳痰伴高熱就診,考慮到每年冬天都是流感以及細菌性肺炎的高發季節,因此自己只是服用了頭孢類

健康新聞

一生中患病的幾率或可預測

789

科技日報北京2月19日電 (記者張夢然)通過分析基因組中數百萬個微小的遺傳差異,就可預測一個人一生中患某種疾病的幾率。在過去的10年中,研究人員為數十種疾病制定了風險評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這些信息來降低患病風險。在《自然·醫學》雜志最新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布羅德研究所團

健康新聞

更多“心理治療”項目將納入醫保

1376

2月8日,農歷臘月二十九,廣西梧州紅十字醫院門診部主任鐘燦春節前最后一天值班,像往常一樣,她又接診了幾名因心理問題而引發慢性胃炎的患者。 作為一名全科醫生,近年來,鐘燦經常在門診中遇到需要心理治療的患者,其中不乏青少年。除了慢性胃炎,這些患者還可能有頭疼、頭暈、失眠等問題,鐘燦深入了解這些患者

健康新聞

冰雪之旅中游客如何預防“雪盲癥”?專家這樣說

907

中新網上海2月9日電(記者 陳靜)如今, 對于很少見到大雪或是從未親眼見過下雪場景的南方人來說,趁著寒假和春節假期, 來一場冰雪之旅是一種新鮮又潮流的選擇。然而,冰天雪地里的活動對于初來乍到的人們來說,隱藏著諸多風險。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醫院)視光中心的楊帆主治醫師9日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

健康新聞

低溫雨雪逢年節 醫學專家提示:保持良好衛生習慣

1445

新華社上海2月8日電(記者龔雯袁全)當前正值春節前返鄉高峰,做好春節期間呼吸道疾病防控,至關重要。專家建議,春節期間走親訪友、旅行出游時,應保持良好衛生習慣,以及注意合理安排作息,避免過于興奮、疲勞導致免疫力下降,如身體出現不適需暫緩行程、癥狀較重時應及時就醫。 記者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

健康新聞

春節吃喝要注意!這七種急腹癥若找上門,該吃點啥來恢復?

1924

春節期間,大家總免不了大吃大喝、暴飲暴食,可是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時,也在加劇急腹癥的發生。因此,過年時飲食不能太放縱,不然醫院的大門就會為你敞開,掃了過節的興致。那么,春節期間在飲食上應該注意哪些才能避免急腹癥的發生呢?為此,應急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護師陳麗娟為大家支招。如果得了這七種急腹

年將近,這份健康提示請收好
健康新聞

年將近,這份健康提示請收好

944

新華社發1月26日,2024年春運正式拉開帷幕。對家的思念,讓天南海北的人們踏上歸途。春節前后,人群流動和聚集性活動增多,呼吸道疾病感染風險加大,出行有哪些注意事項?南來北往,氣候溫差較大,該如何適應?寒潮來襲,堅守崗位的戶外工作者,又該如何應對?一起聽聽專家支招。做好個人防護,降低患病風險當前,新

健康新聞

AI輔助診斷早期卵巢癌準確率達93%

306

科技日報北京1月31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癌癥綜合研究中心(ICRC)科學家將機器學習與血液代謝物信息相結合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使卵巢癌樣本檢測準確率達93%。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婦科腫瘤學》雜志。卵巢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因為這種疾病剛出現時通常沒有癥狀,在癌癥后期被發現時已經很

健康新聞

首例腦機接口設備人體移植完成

1442

科技日報北京1月30日電 (記者張佳欣)據外媒報道,美國知名企業家埃隆·馬斯克29日表示,他旗下的腦機接口技術公司“神經連接”于28日進行了首例腦機接口設備的人體移植,移植者目前恢復良好。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發帖稱:“初步結果顯示神經元尖峰檢測很有前景。”去年5月,“神經連接”在豬、羊和猴子身上

健康新聞

專家倡導規范化治療提升中國淋巴瘤患者五年無病生存率

1208

中新網上海1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淋巴瘤是常見的血液腫瘤之一,但是,傳統的治療手段并不能滿足所有淋巴瘤患者的治療需求。推動淋巴瘤細胞治療規范化,提升淋巴瘤治療水平及治愈率,讓更多患者獲得治愈希望,是醫療界關注的話題。記者28日在此間獲悉,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主辦的“淋巴瘤專科人

健康新聞

基因療法讓遺傳性耳聾患者聽到聲音

599

“他能聽到聲音了!”顏女士(化名)眼含淚水激動地喊道。顏女士患有先天性耳聾的2歲兒子牛牛(化名)正興奮地對著門又敲又拍,嘴里還咿咿呀呀的。牛牛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耳聾,并且是最嚴重的那種——全聾!如今他迎來了最新遺傳性耳聾基因療法。經過一個月的治療,牛牛終于能夠聽到聲音。1月25日,頂級醫學雜志《柳葉

健康新聞

破解“細胞謀殺案”,治療癌癥現希望

1101

科學家利用近25年時間破解了一個“細胞謀殺案”。順帶著,還解決了另一起“T細胞消失案”。從果蠅到小鼠,再到人類,一系列證據表明,一些自相殘殺的細胞們可能導致罕見的人類免疫缺陷。而現在,這一發現可能為治療癌癥帶來新的希望。美國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分子、細胞和發育生物學教授丹尼斯·蒙特爾稱,新研究將人們

健康新聞

新單抗藥物可顯著降低中風死亡風險

261

科技日報巴黎1月25日電 (記者李宏策)近期的臨床試驗結果表明,由法國Acticor生物技術公司開發的藥物格倫佐西單抗能顯著降低卒中患者死亡風險。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柳葉刀·神經學》雜志上,為該藥物的有效性提供了初步證據。 卒中俗稱“中風”,主要包括腦梗死和腦出血。法國里爾大學醫院神經血管學科主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自产拍在线天天更新91|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欧美性色黄大片www| 你懂的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级特黄aa级特黄裸毛片| 国产东北老头老太露脸|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 久久99精品久久水蜜桃|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欧美性黑人极品hd|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男人狂桶女人出白浆免费视频|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 黄色a三级三级三级免费看|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两个人看的视频播放www|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人成网站| 在线一区免费视频播放|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观看视频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在线视频一 |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动漫版 | 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 一级做性色a爰片久久毛片|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 拧花蒂尿用力按凸起喷水尿|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看大片| 黄色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2021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 国产肉体XXXX裸体784大胆| 6一10周岁毛片在线|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