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秋收”,為來年的健康打好基礎!
俗話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從氣候特點來看,秋季由熱轉涼,自然界處于“陽漸消、陰漸長”的過渡階段。而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隨“夏長”到“秋收”相應發生改變。《黃帝內經》里所說的“秋冬養陰”,是指在秋冬要滋養陰液、把陽氣潛藏于體內,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的規律,同時也蓄積能量,為來年陽氣生發打好基礎。
俗話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從氣候特點來看,秋季由熱轉涼,自然界處于“陽漸消、陰漸長”的過渡階段。而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隨“夏長”到“秋收”相應發生改變。《黃帝內經》里所說的“秋冬養陰”,是指在秋冬要滋養陰液、把陽氣潛藏于體內,以適應自然界陰氣漸生的規律,同時也蓄積能量,為來年陽氣生發打好基礎。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對養生而言,這句話同樣適用。秋季的三個月中,陽氣漸退,陰氣漸長,自然界萬物因成熟而平和收斂。此時,人體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逐漸變慢,故養生宜收不宜散,否則容易傷及陽氣、累及肺臟,無法為冬藏提供富足的身體能量。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醫師孫其偉說,“秋收”包括收津液、收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