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發市場飯碗怎么端穩?養老行業“叫好不叫座”難題亟待破解
1994年出生的張峻彥,是名獨生女,有“海歸”留學背景,目前是上海一家老年照護中心的副主任,負責全院運營管理工作,忙碌并快樂著。這是她實現職業夢想道路上的一個“小成就”,生性愛和老年人打交道的她,很早就考慮到父母未來養老的問題,決心投身養老行業。2016年,從國內一所高校藥學專業畢業后,她選擇到美國
1994年出生的張峻彥,是名獨生女,有“海歸”留學背景,目前是上海一家老年照護中心的副主任,負責全院運營管理工作,忙碌并快樂著。這是她實現職業夢想道路上的一個“小成就”,生性愛和老年人打交道的她,很早就考慮到父母未來養老的問題,決心投身養老行業。2016年,從國內一所高校藥學專業畢業后,她選擇到美國
在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民政部相關負責人提到,“十四五”期間,中國將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制定入職補貼、積分落戶、免費培訓、定向培養和工齡補貼等優惠政策。到2022年年底,培養培訓200萬名養老護理員。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老年照護資源緊缺問題日益引起社會關注。據統計
本市將建立養老服務顧問制度,探索實行“物業服務+養老服務”,支持物業服務企業開展老年供餐、定期巡訪等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北京市《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22日正式印發,發布養老服務發展三十條實施方案。居家養老試點家庭照護床位方案明確,到2022年底,各區至少建成一所區級公辦養老機構。制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聯合頒布《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以下簡稱2019年版《標準》),圍繞增加職業技能要求、放寬入職條件、拓寬職業空間、縮短晉級時間等方面做了重大修改。新標準的出臺,也是滿足社會養老需求的迫切期待。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是全社會的共同愿望,然而,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民政部聯合頒布實施《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圍繞增加職業技能要求、降低入職條件、拓寬職業空間、縮短晉級時間等方面,新標準相較2011年版本有了重大修改,將從業人員的“普通受教育程度”由“初中畢業”調整為“無學歷要求”。(10月17日《中國青年報》)養
我國養老護理員缺口有多大?一邊是2.49億老年人和400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一邊是現僅有30萬名養老護理從業人員。現階段,我國養老護理員隊伍面臨著數量短缺、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專業能力有限、流失率較高等發展困境。為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近日聯合頒布《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準(2019年版)
確保中國養老事業的穩步發展,需要在相關規則、資金、資源整合、市場開發、人員培訓等方面持續發力。據《新華每日電訊》10月8日報道,這是一場你我皆置身其中的變化:每天兩萬多人進入老年,全國60歲以上老人近2.5億,其中包括4000萬失能和半失能老人、1000萬老年性癡呆患者,到2050年前后,中國老齡人
【關鍵詞】助餐、助醫、助潔、助浴、康復未來,在北京生活的老年人只要在就近的養老機構進行居家養老,就會獲得相應標準的助餐、助醫、助潔、康復等服務。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北京居家養老服務標準將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實施,并將成為北京市地方標準。未來,相關的養老機構需提供統一的服務標準,一些服務不夠規范的小散亂
老有所養是黨和國家對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也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的重要途徑。新一輪機構改革中,老齡健康工作被劃入衛生健康機構,體現了健康中國全生命周期服務的理念,同時賦予衛生健康行業新的使命和職責。2019年全國衛生健康工作會指出,構建養老護理體系是我國居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抓好關鍵環節。而要做好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