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發改委批復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通州院區項目建議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該項目是北京市重點工程,設計床位800張,建成后首兒所將實現“一院兩址”辦醫。其中,朝陽院區將全部科研教學功能、部分醫療床位疏解至通州院區,主要為核心區及周邊地區患兒提供基本醫療、急診急救服務,通州院區作為醫院主院區,主要為城市副中心及城市東北部地區患兒提供優質綜合醫療服務、疑難雜癥、急危重癥救治等保障服務。
項目按照800張床位規劃建設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成立于1986年,位于朝陽區雅寶路,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三級甲等兒童專科醫院。醫院開放床位439張,年接待門急診量約220萬人次。
此次獲批的首兒所通州院區項目位于通州區宋莊鎮,總建筑面積18.64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11.33萬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積7.31萬平方米。項目按照800張床位規劃建設,主要設置醫療綜合樓、教學科研樓、感染樓等,同步實施道路、綠化等室外工程。項目預計2026年建成投用。
新院區將積極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助力低碳減排。項目執行三星級綠色建筑標準,通過提高建筑維護結構熱工性能、綠色材料應用比例、主要功能房間隔聲性能,采用外遮陽設施、節水灌溉系統等措施,實現綠色節能及低碳減排。
通州院區將作為首兒所主院區
新院區建成后,首兒所的醫療服務將有哪些調整?據了解,該項目堅持以兒童健康為中心,在空間布局、功能設置、科研轉化等方面精心設計。統籌總體功能布局,實現“一院兩址”錯位發展。項目建成后,朝陽院區將全部科研教學功能、部分醫療床位疏解至通州院區,主要為核心區及周邊地區患兒提供基本醫療、急診急救服務;通州院區作為醫院主院區,主要為城市副中心及城市東北部地區患兒提供優質綜合醫療服務、疑難雜癥、急危重癥救治等保障服務,并承載首都兒科研究所功能。
新院區將堅持以患兒為中心,優化提升就診體驗。采用MDT(多學科會診)現代醫學就診模式、互聯網醫院、分析優化空間流線等方式,減少病人等候時間,實現更多患兒就近、實時就醫。強化醫患流線分開、人流車流合理分區,保障患者就診安全。同時,結合兒童發熱多的特點,在醫院西南角設置獨立感染樓等,避免對其他區域造成影響。科研“硬件”配置將得到有效保障,以增強科研創新能力。統籌設置研究型床位100張,設置科研用房、實驗區域和研究型病房,推動科研與臨床有機結合。
可降低朝陽院區周邊交通等壓力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首兒所通州院區是北京市推進醫療衛生資源合理布局的重大項目,是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要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舉措,有利于促進兒科優質醫療資源合理布局,補充城市副中心兒科醫療資源短板,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兒科診療水平整體提升。未來通州院區將依托首都兒科研究所科研優勢,構建“從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到科研轉化”三位一體的科研模式,有利于提升醫學科技創新能力,促進醫產協同發展。
新院區的落成,也將改善朝陽院區診療條件,實現可持續發展。項目推動朝陽院區科研教學功能、部分醫療床位疏解至通州院區,有利于促進朝陽院區功能優化、就醫流線優化、就醫環境改善,提升中心城區及周邊地區患兒服務保障能力,降低給周邊區域帶來的交通、城市治理壓力。
目前,北京市已初步形成由兒童專科醫院、綜合醫院兒科和婦幼保健機構等組成的兒童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北京市醫療衛生設施專項規劃(2020年-2035年)》提出,分別在通州宋莊鎮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選址建設首都首兒所通州院區和北京兒童醫院新院區。北京兒童醫院新院區正在開展項目前期工作。未來,兩家市屬兒童醫院將進一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更好守護兒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