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強降雨后,居住環境受到破壞,高溫高濕天氣,水和食品的污染途徑增多,容易導致腸道傳染病的發生,主要表現為腹瀉、嘔吐等癥狀,強降雨后腸道傳染病往往是最先出現,也是最容易出現的,因此要嚴防腸道傳染病。
此外,暴雨造成的積水容易孳生蚊蟲;糞便、垃圾堆積會孳生蒼蠅,也要警惕蟲媒等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發生。
強降雨后如何預防傳染病?
要做到以下六點:
第一要注意飲水衛生
不喝生水,要喝煮沸后的水,或者衛生合格的瓶裝水或桶裝水。不用雨水、或其他來源不明的水進行做飯、洗菜和洗漱。
第二要注意飲食衛生
被雨水浸泡過的食品、飲料或藥品,建議直接丟棄;雨水淋過的廚具、餐具要徹底清洗、消毒再使用;務必保證食物徹底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熟食在室溫下存放的時間不宜超過2個小時,保存過程中注意防止蒼蠅污染;最后堅決不吃腐敗、變質的食品。
第三要注意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飯前、便后要用流動的清水和肥皂洗手,不共用毛巾,暫時沒有洗手條件時,可用免洗手消毒劑等清潔雙手;尤其要叮囑孩子,不要隨地大小便;
要將生活垃圾扔到指定垃圾暫存處,由專人統一處理。
第四要注意環境衛生
在密閉場所和居室注意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共同滅蠅、消滅蚊蟲孳生地,防止蚊蟲叮咬。
如果住所被雨水浸泡,入住前要先清污、消毒后方可入住,消毒過程中做好個人防護。
第五要加強食品從業人員管理
嚴格遵守食品衛生相關規章制度,一旦出現身體不適癥狀,應立即暫停工作,堅決做到不帶病上崗。
操作中需生熟分開,避免生食中的病原體,污染直接入口的食物。
第六要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健康監測
保持作息規律,適度鍛煉身體,避免過度疲勞,做好心理調適,提高機體免疫力。
一旦出現腹瀉、嘔吐、發熱、皮疹、結膜紅腫等身體不適癥狀,要及時就醫,并詳細告知醫生可疑接觸情況,以便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