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數智健康論壇在浙江烏鎮開場。這場以“數智共建·創新引領·健康公平·全球治理”為主題的行業盛會,匯聚了150余位中外業界大咖,用前沿技術碰撞思想火花,解鎖健康生活新可能。并有10位中外嘉賓圍繞“數智技術與醫療場景融合”“數智健康與未來產業發展”進行深入探討,讓數智賦能健康的路徑愈發清晰。

數智健康論壇。潮新聞記者 王晶 攝
作為腦健康領域的權威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精神疾病醫學中心主任陸林帶來了腦機接口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全球每4個家庭就有1個受腦疾病困擾,90歲人群癡呆概率高達50%,而中國在該領域已實現臨床彎道超車,30例癱瘓患者通過技術干預重獲相關功能。”他提到,腦機接口這項技術不僅能干預帕金森、強迫癥等疾病,未來更有望實現記憶調控與知識快速習得,為人類健康長壽開辟新賽道。

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林分享現場。潮新聞記者 王晶 攝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技委主任王江平則聚焦AI治理的核心命題。他表示,人工智能正站在發展的十字路口,醫療AI絕非“無人管”的自由生長,必須堅守“可解釋、可信任、可和諧”三大底線。“AI治理,目標是至善,路徑是對齊。”王江平表示,人機對齊是智能時代的核心議題,醫療健康AI應用需要全面的、持續的對齊策略。AI作為醫生的“超級助手”而非替代者,醫療AI需要通過全環節動態對齊與科學治理,在數據安全、隱私保護、倫理規范的框架內穩步發展,確保技術始終服務于人類福祉。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技委主任王江平。潮新聞記者 王晶 攝
創辦于1892年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正用數字轉型重塑醫療服務形態。院長羅鳳鳴分享道,醫院去年互聯網門診服務超200萬人次,讓優質醫療資源跨越空間阻隔。如今,AI已深度融入輔助診療、流程優化等場景,幫助醫生精準捕捉早期病灶、減輕工作負擔。未來,醫院將推動健康管理從“被動就醫”轉向“主動預防”,實現醫療服務、醫院管理、人才培養的全維度智能升級。
螞蟻集團首席執行官韓歆毅帶來了科技普惠的實踐案例。已升級為公司核心戰略的螞蟻健康,其AI健康應用上線4個月便收獲千萬月活用戶。“我們不斷在思考,除了支付還能做什么,AI技術的到來實際上給我們打開了一扇窗。”韓歆毅表示,技術的價值不在于替代,而在于普惠。目前,螞蟻正為130萬村醫配備AI助手,同時打造300余個三甲醫院智能體,讓偏遠地區患者也能便捷對接優質醫療資源,真正實現“看病更簡單,生活更健康”。
麒盛科技董事長唐國海則將目光投向睡眠健康這一基礎領域。他提出,睡眠是公共健康的支柱,數字睡眠正開啟主動健康新范式,正如他所言:“我們并非在制造一張更智能的床,而是在構建一張守護全民新睡眠的數字網絡”。該公司研發的智能床可無感監測呼吸、心電等生命指標,聯動智能家居精準調節溫濕度與光線,甚至探索夢境干預的創新療法。目前,數字睡眠已逐步融入城市健康管理,構建起“監測-分析-干預”的完整閉環,讓健康守護滲透到每一個夜晚。

圓桌對話環節。潮新聞記者 王晶 攝
從腦機接口的臨床突破到醫療AI的規范發展,從互聯網醫療的普惠落地到數字睡眠的場景創新,這場論壇讓數智健康的未來圖景愈發清晰。未來,隨著跨界協作的持續深化,科技紅利將跨越山海惠及全民,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更便捷、更優質的健康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