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

上海實踐堅持中西醫并重 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

1367

上海市長寧區虹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副主任醫師陳麗敏最近很忙。社區內不少上班族、學生抽空都喜歡來服務中心享受針灸、推拿等中醫藥健康養生服務。一位簽約了陳麗敏作為家庭醫生,經過針灸明顯緩解了化療后雙腿活動受限問題的患者,又介紹來了一撥“難友”。陳麗敏還入駐了當地的互聯網醫療

中醫養生

老人臉疼一年確診為三叉神經痛 中醫藥巧祛痛

1759

老人一年前患上三叉神經痛,曾有做過治療,但效果不好,今年七月份接受中醫針灸治療,經過一個月來的針灸、艾灸、刺絡放血等中醫藥的治療,病情基本得到控制。頑疾的祛除讓老人備感輕松,內心十分感激。專家提醒,三叉神經痛患者,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三叉神經痛患者不可以吃堅硬的食物,如堅果,因為這些食物都需要

中醫養生

關注中醫藥全面發展 系列走訪活動將走進蒙醫藥

1284

中新網8月9日電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蒙中醫藥改革成就新聞發布會舉辦,會議公布了蒙醫藥中醫藥改革發展的各項成就。實際上,作為傳統中醫藥的重要構成部分,蒙醫藥在2700多年的發展歷史中一直發揮著重大作用。正如內蒙古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伏瑞峰指出,多年來蒙醫藥中醫藥服務能力在不斷提升、服務優勢和保障水平

健康新聞

醫養結合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養老需求將成未來發展方向

963

醫養結合:滿足老年人多層次養老需求近年來,隨著我國高齡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多,迫切需要為老年人提供綜合的、連續的、適宜的醫療服務。醫療康復保健與養老相結合的“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了老人的養老及就醫問題,不僅讓群眾“老有所依”,更讓他們“老有所醫”。國家推行醫養結合,目

健康新聞

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9月舉辦 傳承促進中醫藥文化發展

1784

中新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 張曉曦)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新聞發布會6日在北京舉行。發布會介紹,第三屆中醫藥文化大會將于9月20日至23日在河北邢臺內丘舉辦,以“再現扁鵲精神,堅定中醫信仰,凝聚文化力量,助推產業發展”為主題,打造平臺,傳承促進中醫藥文化發展。發布會上,中醫藥文化大會執行主席劉峻杰

健康新聞

中醫藥法實施兩周年 北京世園會迎“中醫藥主題日”

352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電 (記者 李亞南)從神農氏遍嘗百草的神話傳說,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奇妙歷程;從各異中藥材制作的名醫畫像,到令人垂涎的藥膳美食......30日于北京開幕的2019年中醫中藥中國行暨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醫藥主題日活動,向來者展示了中醫藥的“前世今生

健康新聞

中國有了首批本科學歷傣醫醫生

116

光明日報昆明6月22日電(記者 任維東)近日,全國首屆傣醫學班學生畢業典禮在云南中醫藥大學民族醫藥博物館舉行,全國首屆傣醫班27名學生畢業了。傣醫藥學是云南傣族人民同疾病作斗爭而總結出的傳統醫學,它有著較系統的醫學理論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點,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健康新聞

廣西加快構建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創新平臺

873

中新網南寧6月22日電(陳秋霞 韋安靜)6月22日,陳可冀院士工作站、廣西首家中西醫結合轉化醫學中心在廣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瑞康醫院揭牌,將進一步構建廣西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的創新平臺,促進廣西中醫藥事業和產業融合發展。當天,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姚春出席啟動儀式并致辭。姚春介紹,廣西中藥

健康新聞

沈陽多路并進傳播中醫藥健康文化

1848

中新網沈陽6月20日電 (李晛)據沈陽市政府新聞辦20日發布會消息,為繁榮發展中醫藥文化,推動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進一步提升民眾健康素養,沈陽高度重視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工作,多路并舉推進中醫藥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沈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憲東在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以來,沈陽市累計組

福建智能中醫“出海”走向世界
健康新聞

福建智能中醫“出海”走向世界

1214

中新網福州6月19日電 (葉秋云)輕輕在機器上放下右臂,左臂擺動,機器人即可帶動右臂緩緩運動……19日,第十七屆中國·海峽創新項目成果交易會繼續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在高校成果展區,記者看到福建中醫藥大學參展項目受大眾熱捧。市民正在體驗上肢機器人。 呂明 攝福建中醫藥大學展區推出上肢機器人、多層級認

青蒿素等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有望首次納入《牛津醫學教科書(第六版)》
健康新聞

青蒿素等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有望首次納入《牛津醫學教科書(第六版)》

1429

中新社北京6月17日電 中國中醫科學院方面的消息稱,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團隊成員、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廖福龍等專家撰寫的青蒿素等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有望首次納入即將再版的國際權威醫學教科書《牛津醫學教科書(第六版)》。業界認為,這將成為中醫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實踐成果。中新社記者 鐘欣

健康新聞

中醫腦病學科開拓者劉茂才:“中西結合”成就“腦病圣手”

773

中新社廣州6月16日電 題:中醫腦病學科開拓者劉茂才:“中西結合”成就“腦病圣手”作者 蔡敏婕“中醫和西醫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存在不同的思維方式。在臨床診治上各有長短,都難包打天下。”在坊間有“腦病圣手”之稱的廣東省中醫院腦病專科主任醫師劉茂才認為,救治病人,關鍵是要知己知彼,中西醫結合,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頒布中醫藥國際標準達45項
健康新聞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頒布中醫藥國際標準達45項

957

截至2019年5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頒布的中醫藥國際標準已達45項。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6月13日電 (陳靜 徐曉婷)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國際標準化研究所13日披露,截至2019年5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頒布的中醫藥國際標準已達45項。其中,由中國專家擔任項目提案人的占71%。據悉

健康新聞

共建共研共同探索 世界中醫藥產業互聯網發展與應用

871

由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和日本愛知醫科大學主辦,三七大夫App協辦的世界中聯腫瘤康復專委會第四屆腫瘤康復研討會在日本·愛知縣名古屋市愛知醫科大學成功召開。本次會議共有百余位中外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學術演講與交流,融合各國先進的腫瘤康復經驗與優勢,探討中醫腫瘤康復發展的路徑、技術、方法,為腫瘤臨床工作者、

盧傳堅:中醫是文化瑰寶 樂當中醫文化“翻譯官”
健康新聞

盧傳堅:中醫是文化瑰寶 樂當中醫文化“翻譯官”

786

中新網廣州5月27日電 題:盧傳堅:中醫是文化瑰寶 樂當中醫文化“翻譯官”作者 蔡敏婕“中醫藥是中國人的福氣。我作為一名中醫師,有責任推進中西醫結合的研究。”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是一名典型的中醫,說話中氣十足,采訪中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正如她傳授的養生秘訣,“做人要開心,睡好子午覺”。盧傳堅在

特稿:中醫走向世界迎來里程碑
健康新聞

特稿:中醫走向世界迎來里程碑

1836

正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25日審議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11次修訂本》,首次將起源于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納入其中,這一成果離不開各國醫學界人士長期不懈的努力,體現出中醫乃至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合之道”。國內外多位專家表示,這將是中醫走向世界的“里程碑”。“和合之道”促共識《國際疾病分類

健康新聞

打破傳統醫藥“信息孤島” 中醫藥邁進國際主流醫學分類體系

1920

中新網上海5月26日電 (記者 陳靜)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包含起源于中國的傳統醫學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ICD-11。這意味著,歷經10年努力,中醫藥正式接入國際主流醫學這一分類體系。記者26日獲悉,新制定的ICD-11傳統醫學章節充分體現了以中醫理論為主導的病、證分類體系的基本特點,同時

健康新聞

世衛組織國際疾病分類首次納入傳統醫學

919

中新社日內瓦5月25日電 正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第72屆世界衛生大會25日審議通過了《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首次納入起源于中醫藥的傳統醫學章節。這是中國政府與中醫專家歷經十余年持續努力所取得的寶貴成果。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干事報告》指出,ICD-11包括一個題為“傳統醫

“江南藥鎮”磐安引人才活水澆灌中醫藥健康產業之花
健康新聞

“江南藥鎮”磐安引人才活水澆灌中醫藥健康產業之花

878

中新網金華5月17日電(記者 奚金燕)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全球健康養生和新醫藥產業方興未艾的當下,如何傳承和發展好中醫藥健康產業是一道新時代的課題。17日,“江南藥鎮”——浙江磐安舉辦了大健康產業—前沿交叉學科論壇以及磐安大健康產業研究院啟用儀式,以期集聚創新資源、人才資源,深入推進“產學研

中國科學家揭開何首烏導致肝損傷之謎
健康新聞

中國科學家揭開何首烏導致肝損傷之謎

989

中新網北京4月30日電 (戴欣)日前,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全軍中醫藥研究所與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臨床藥理研究所合作,首次發現何首烏誘發特異質肝損傷的易感基因,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肝病頂級雜志《肝臟病》。討論藥物毒性高通量評價結果。 戴欣 攝這一發現表明,何首烏僅對極少數特定人群有肝損傷風險,但對絕大

廣西一醫院護士用中藥葉作畫 展示無窮創意
健康新聞

廣西一醫院護士用中藥葉作畫 展示無窮創意

585

中新網南寧4月30日電(記者 林浩)“神農嘗百草”、“守護生命我們一直在身邊”……4月30日,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辦“中藥葉畫比賽”,百余名護士身著工作服,用銀杏葉、當歸、石斛等各種中藥,創作出近百幅寓意不同的作品,慶祝“國際護士節”的到來。圖為比賽的現場 林浩 攝圖為護士展示作品《初心》

甘肅醫院傳承中醫藥發展:海外推廣傳播 國內設站普及
健康新聞

甘肅醫院傳承中醫藥發展:海外推廣傳播 國內設站普及

1935

圖為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敦煌壁畫文化展區。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供圖中新網蘭州4月3日電 (杜萍)“為推廣中醫藥,醫院在吉爾吉斯斯坦建立了岐黃中醫中心,在當地開展中醫診療和中醫培訓。近年接收烏克蘭、俄羅斯、法國醫護人員或中醫愛好者來醫院研修的人數不斷增加,同時還為慕名而來的外籍患者提供傳統中醫

健康新聞

專家:對于中醫藥,我們應當自信

1666

中新網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 高凱)“我們應當自信,中醫藥能治病,世界就會接受它。我們要自己去努力,拿出過硬的證據,提升我們的品質和質量。把藥材生產好,這樣才能拿出高品質的藥走向世界,我相信是時間的問題,方向不會有問題。”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主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張伯禮

健康新聞

上海明年將初步實現居民人人擁有健康賬戶

2089

  中新網上海2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14個部門12日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本市社區健康服務促進健康城市發展的意見》。根據該《意見》,到2020年,上海將初步實現居民人人擁有健康賬戶,并連接一個統一的智慧平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每個家庭,民眾在社區可享適宜、綜合、連續的整合型健康服務。  據悉

健康新聞

《中醫藥--板藍根》ISO國際標準面世 提升產品競爭力

177

  中新網上海2月11日電 (記者 陳靜)在當下全球流感肆虐之時,板藍根是應用最廣泛的中藥品種之一。上海中醫藥大學11日披露,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了該校中藥學院王瑞教授團隊主導制定的《中醫藥-板藍根藥材》國際標準。  上海中醫藥大學方面表示,該標準的制定將為推動板藍根國際標準化發展,起到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强迫的护士bd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欧美| 麻豆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 高h全肉动漫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 两领导在车上吃我的奶| 欧美三级在线看中文字幕|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天天成人综合网| 天海翼被施爆两个小时| 久久本网站受美利坚法律保护|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色| 国产女人的高潮大叫毛片| 1000部羞羞禁止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三区|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日本人的色道www免费一区| 久久综合色视频| 最近电影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百合多种道具坐到哭hh|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幸福宝隐藏入口最新章节免费阅读小说|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黄书|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本不卡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无码| 欧美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