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基因突變或能預防阿爾茨海默病
英國《自然·醫學》雜志5日發表的一項案例研究發現,一名女性體內的一個APOE3基因的罕見突變或幫她預防了阿爾茨海默病的相關癥狀。這項個例是在一項對1200名哥倫比亞人的研究中發現的,這些人極易因遺傳易感性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大部分阿爾茨海默病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確。但是,少部分攜帶一個早老素1(prese
英國《自然·醫學》雜志5日發表的一項案例研究發現,一名女性體內的一個APOE3基因的罕見突變或幫她預防了阿爾茨海默病的相關癥狀。這項個例是在一項對1200名哥倫比亞人的研究中發現的,這些人極易因遺傳易感性患上阿爾茨海默病。大部分阿爾茨海默病的致病原因尚不明確。但是,少部分攜帶一個早老素1(prese
受訪專家:北京協和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 高 晶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魏翠柏很多人認為癡呆只是一種病,其實不然,癡呆是一類疾病,除了大家知道的老年癡呆——阿爾茨海默病,還有額顳葉癡呆、路易體癡呆、腦積水引起的癡呆以及腦血管性癡呆等其他類型?! “V呆主要有五類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
《美國公共衛生雜志》日前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肝功能不好與阿爾茨海默病存在聯系,這一發現有助提前檢測阿爾茨海默病。該研究由美國全國老齡研究院資助的阿爾茨海默病神經成像計劃(ADNI)和阿爾茨海默病代謝組學聯盟(ADMC)共同開展。研究人員在兩年多的時間內分析了1500多名ADNI計劃參試者,利用5
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的一項新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與血紅蛋白水平之間存在顯著相關性,即使是輕度貧血也可能增加該病和其他類型癡呆癥的幾率。研究小組選取1.2萬名平均年齡為65歲的參試者。研究之初,所有人認知能力正常,研究人員測量了參試者的血紅蛋白水平,發現6%的人患有貧血癥。隨后,研究小組
堅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癡呆癥發病風險!近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上的最新研究發現,與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相比,若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高遺傳風險的人患上癡呆癥的風險降低率為32%。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醫學院的Elzbieta Kuzma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超過19.6萬名60歲以上歐洲人
熱播劇《都挺好》不但引起大家對家庭倫理的熱議,后半段,行為怪異、愛耍小脾氣而且明顯記憶力變差甚至偶爾還迷路的蘇大強,讓人關注到一種病——老年癡呆癥。廣醫三院荔灣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韋朝霞介紹說,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球約有4700萬老年癡呆癥患者,預計到2030年將達7500萬。老年癡呆癥病因復
熱播劇《都挺好》大結局了,最后一集里,蘇大強有了奇怪的癥狀——記憶力差了。頭一天翻箱倒柜找私房錢;第二天女兒明玉問起卻一臉茫然想不起來;行為怪異和走失(找不到家被鄰居送到了派出所,身上有女兒聯系方式卻不知道怎么通知家人);不認識親人:去買記憶中女兒小時候想要的計算本,抬頭卻認不出只有幾個小時沒見面的
家有“蘇大強”該怎么辦? 關于阿爾茨海默癥,我們需要知道的一些事兒 前幾日,火遍全國的電視劇《都挺好》迎來了大結局,劇中一直讓人恨的牙癢癢的“作爹”蘇大強,在劇末卻因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癥而成功“洗白”,惹出了不少人的眼淚。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蘇大強”就在我們身邊。ADI數據表明
美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在未來40年內,美國阿爾茨海默病人數成倍增長。來自南加州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綠茶和胡蘿卜中含有的特殊成分能夠幫助小鼠恢復記憶和視覺空間認知能力。這有可能為人類治療阿爾茨海默病帶來新的突破。研究人員對綠茶中的表兒茶素和胡蘿卜、燕麥、番茄中所含的阿魏酸進行了實驗。他們將體內存在阿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專家表示,家人鼓勵老年人做類似打牌的益智活動,讓他們每天在外社交,有利于減緩患老年癡呆風險。新橋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趙仕福為讀者講解老年癡呆癥認識上的4大誤區。誤區1 老了才會患老年癡呆?老年癡呆癥是腦部疾病,患者腦細胞會急速退化,導致智力減退,情感和性格變化,最終嚴重影響日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癥,可造成不可逆的認知衰退,目前無有效治療手段。通過規范服藥和科學照護,能延緩疾病發展,緩解和推遲認知功能下降,減緩生活功能喪失和生活質量下降。了解典型癥狀,可早期發現阿茨海默?。?.記憶障礙,丟三落四,說完就忘,以記憶力下降為主。2.精神和行為異常,早期可有焦慮不安,易為
阿爾茨海默病新治療靶點找到 科技日報華盛頓2月11日電 (記者劉海英)作為最常見的一種老年期癡呆病,阿爾茨海默病影響著全世界數千萬老年人,科學家們數十年來窮盡心力依然沒有找到攻克該頑癥的手段。而美國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臨床研究雜志》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確認了一個新的阿爾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