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經驗帖背后,是精心算計的“減肥托”
打開社交平臺,以“減肥”為關鍵詞搜索,便會瞬間彈出數百條諸如“打卡瘦身”“逆襲對比”的圖文視頻:“15天瘦10斤不反彈”“區(qū)區(qū)40斤,拿下!”……這些極為吸睛的標題引來網友紛紛留言詢問:“怎么瘦的?如何做到的?”而博主往往以“私信分享”為由,引導用戶添加好友。媒體調查發(fā)現,這些看似真實的“經驗分享”
打開社交平臺,以“減肥”為關鍵詞搜索,便會瞬間彈出數百條諸如“打卡瘦身”“逆襲對比”的圖文視頻:“15天瘦10斤不反彈”“區(qū)區(qū)40斤,拿下!”……這些極為吸睛的標題引來網友紛紛留言詢問:“怎么瘦的?如何做到的?”而博主往往以“私信分享”為由,引導用戶添加好友。媒體調查發(fā)現,這些看似真實的“經驗分享”
當下,部分主播打著“養(yǎng)生課”“專家義診”的幌子,誘導老年人落入消費陷阱。治理老年人直播間購物亂象,為銀發(fā)族筑起防詐“數字防火墻”,既關乎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更是完善和規(guī)范銀發(fā)消費市場體系、助力“銀發(fā)經濟”健康發(fā)展的重要舉措。——————————“我的房間簡直成了快遞倉庫。”陜西某高校大二學生趙飛說起
13歲女孩晶晶(化名)沉迷手游,經常被防沉迷系統(tǒng)限制,因某視頻平臺“40元即可解鎖人臉識別”的評論,她被騙6000多元壓歲錢。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時間。近兩年來,隨著手游防沉迷系統(tǒng)不斷升級,很多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