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心理咨詢,建立青少年和家長的情緒加油站
在工作中,江蘇(南京)12355青少年服務臺會接到大量求助電話。心理咨詢師上官金雪注意到,既有青少年群體來求助,也有很多家長來咨詢。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上官金雪說,當下不僅青少年面臨較大的心理壓力,很多家長也存在著焦慮的情緒狀態,導致親子關系緊張,而青少年相對處于弱勢,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在工作中,江蘇(南京)12355青少年服務臺會接到大量求助電話。心理咨詢師上官金雪注意到,既有青少年群體來求助,也有很多家長來咨詢。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上官金雪說,當下不僅青少年面臨較大的心理壓力,很多家長也存在著焦慮的情緒狀態,導致親子關系緊張,而青少年相對處于弱勢,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一線探索】 近年來,上海積極探索以數字技術賦能科學育兒指導服務,構建了支持線上指導的媒體矩陣,“互聯網+科學育兒指導”不斷推進,上海學前教育網、科學育兒指導官微等多個媒體共同發力,實現了線上服務觸手可及、線下指導近在家門口、精準指導工具方便易用。上海還將“育兒周周看”手機報升級為“育之有道”
寒假伊始,來自浙江省紹興市的二年級學生陳悠悠就開啟了“運動模式”:上午9點,準時出現在羽毛球館參加集訓;下午,在家完成10組立定跳遠和3組1分鐘計時跳繩;晚飯后,和父母沿著老城區的街道來一場“City Walk”……對陳悠悠來說,這個寒假還有點特別。往年寒假,父母總會給她報名幾個學科培訓班,可今年一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為引導廣大兒童青少年寒假期間科學用眼,規律作息,主動預防近視,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宣講團在前期工作基礎上修訂形成2024年寒假多場景近視防控20問答,為廣大兒童青少年和家長答疑解惑,提供科學引導。一、主動預防篇:早檢測、早預防1.為什么說寒假是近視防控的重點時段?答:寒假時間
昨日,北京市衛健委、北京市教委“一把手”做客“市民對話一把手”節目,以“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為主題,圍繞“深化健康北京、普惠托育體系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展開對話。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去年10月起,本市啟動普惠托育服務工作試點。截至目前,全市已新增普惠托位超過7500個,今年本市將繼續加快普惠
全國婦聯、中央網信辦、最高人民法院等16部門近日印發通知,圍繞思想引領潤童心、家教指導育童心、安全教育護童心、愛心媽媽暖童心四個方面,聯合部署開展“把愛帶回家——真情暖童心 相伴護成長”2024寒假兒童關愛服務活動。 通知指出,各地各相關部門聚焦“童心向黨”,用好當地紅色資源和身邊鮮活教材,精心
孩子咬指甲是令很多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很多孩子從幼兒園起開始咬指甲,盡管家長想盡方法,但仍然很難糾正。孩子長期咬指甲,或啃食指甲周圍的皮肉,可造成指甲變形、創傷出血、甲溝炎、皮膚老繭、牙齒咬合不正。有些孩子不僅咬手指甲,還咬腳趾甲,甚至部分孩子直至中學仍有咬指甲的行為。如何才能糾正咬指甲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田曉航)冬季兒童呼吸道感染高發,一些心急的家長同時給患兒吃四五種藥物。專家提示,兒童患呼吸道感染后超量用藥、頻繁換藥均不可取,這些做法不僅效果不佳,還可能危害患兒身體健康。 “是藥三分毒,過度用藥副作用明顯,危險性增加。”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劉昆介
有家長提問,上班時最怕接到老師電話,除了日常學習,就怕老師告狀:上課說話了?和人打架了?遇到這種孩子在家在校調皮搗蛋的事該怎么辦? 專家觀點 史家胡同小學德育副主任吳麗梅:這些問題歸根結底都是不能守規矩的問題。我想起一個孩子,叫小飛,他是學校出了名的淘氣王,總是不能遵守學校紀律。面對老師的管
“帶孩子看病,好幾家醫院的號都掛不上,好不容易搶到一個中醫院兒科的號,排了老長的隊,卻住不進去院,沒有床位……”近日,吉林長春寶媽李女士帶娃治病期間,切實體驗了兒科“春運式”看病。近期,流感、肺炎支原體等多種呼吸系統疾病持續高發,多地兒科就診量激增,讓兒科診療資源匱乏尤其是醫生緊缺問題再次成為社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近段時間,在重慶永川區,各大兒科門急診數量處于高位,當地采取各種措施,切實做好兒童呼吸道疾病診療工作。 在重慶永川區人民醫院,近期,兒科門急診日均約800人次,其中70%以上為兒童呼吸道疾病。醫院擴容病房、增加床位,開通兒童夜間門診,方便患兒及時就醫。 重慶永川區衛生
“900公里高速,沒找到一個能用的母嬰室。”不久前,母嬰室成為社交平臺上的熱議話題,網友們在吐槽找尋、使用母嬰室經歷的同時,也對理想中的母嬰室提出了更多期待。現實情況與美好期待有怎樣的差距?如何更好地讓母愛無“礙”,讓“寶媽”們早日實現“母嬰室自由”?記者近日走訪多地進行了調查。找尋、使用母嬰室存在
據國家衛健委此前消息,隨著各地陸續入冬,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時期,監測顯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為主。此外,還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近期我國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續上升,與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有關。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多地已經發文,提醒、要求老師、學生不帶病上班
微信公眾號提問 我是一名小學生的家長,幾乎每天都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感到“崩潰”,孩子也非常挫敗。作為家長,如何做到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發火呢? 專家觀點 史家胡同小學德育副主任吳麗梅: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我如何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發火?能問出這樣問題的家長真是很好的父母
據《北京日報》報道,近日多地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節,部分家長為了方便,選擇在家給孩子做霧化治療,電商平臺家用霧化器銷量猛漲,有的店家近一個月賣出2萬多臺。為了吸引家長購買,“醫院同款”成為不少商家銷售家用霧化器的重要賣點。然而所謂的“醫院同款”只是噱頭,售價懸殊的霧化器技術參數差別很大,并非所有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一些人感染呼吸道疾病后,選擇居家觀察,等待疾病自愈。其中有哪些認識誤區,應該注意些什么? “近期流行的呼吸道疾病包括流感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體等感染。”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副研究員李輝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這些呼吸道感染病的病原體不同,但它們早期癥狀差別不
江蘇省教育廳近日下發《關于印發江蘇省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責任清單(試行)的通知》,明確教育局局長、校長、校醫、班主任、任課老師、學生視力保護委員、家長、學生等八類人群近視防控責任。 通知明確,設區市、縣(市、區)教育局局長要牽頭做好本地區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從2024年到2030年,實現本地
在剛結束的年度體檢中,8歲男孩丁丁(化名)測出BMI25.9kg/㎡,超出了正常標準,他還被查出有3顆齲齒,其中一顆需要根管治療。平日里,丁丁酷愛甜食,雖然丁丁媽媽有意控制,還約定了“糖果日”,但孩子常常仗著爺爺奶奶的寵愛,一口氣吃下許多蛋糕和巧克力。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尤其是兒童青少年人群
今年秋天,全國多地兒科門診經歷就診高峰。支原體肺炎大勢尚未褪去,甲流、皰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等多種傳染病已經開始有流行趨勢。提前到來的候診高峰“往年9、10月份是不會有這么多病人的,今年就特別多。”中日友好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李絢向中新網說道。李絢介紹,按照過去兒科門診就診人數變化規律來看,通常是從9月份
近期,支原體肺炎頻頻登上熱搜,許多孩子患上此病,更是讓不少家長擔心不已。支原體肺炎到底是什么疾病?如何用藥?如何預防?針對相關話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了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童朝暉,請他就支原體肺炎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詳細解答。童朝暉表示,支原體肺炎并非新發、罕見疾
孩子現在4歲了,我們發現他越來越任性,動不動就發脾氣,一點不順心就各種鬧,作為家長有時候真是非常惱火。同時,我們也特別困惑,到底什么原因導致孩子變成這樣?作為家長,我們又該怎么辦?專家觀點春江幼兒園老師吳亞晴:孩子的任性,其實是一種與父母對抗的逆反心理,其根源在于父母沒有重視他們的心理需求。同時,孩
中秋國慶假期結束,廣大市民將投入到緊張的工作學習中,北京市疾控中心提示要提前做好健康調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假期結束后要注意密切關注自身及家人的身體狀況,出現發熱、咳嗽、腹瀉等癥狀以及癥狀加重時,應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就診時戴好口罩并告知醫生外出史,以幫助醫生診斷,不要帶病上班、上學。 專家表示
孩子經常會出現一些“看著不嚴重,但不管又不放心”的狀況,比如無緣無故地頻繁揉眼睛、眨眼睛,或總是眼淚汪汪的。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不愿意出門、害怕強烈的陽光甚至看東西不清楚的情況。到底是孩子耍小性兒、改不掉不講衛生的壞習慣還是另有原因?今天,醫生就來跟家長分析一下最常見的四個原因。眼睛受傷了
孩子這學期正式進入高三,感覺每天學習壓力特別大,整個人都緊繃起來,也沒有以往那么開朗了。作為家長該怎樣陪伴孩子平穩度過高三生活?專家觀點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學心理教師馬博輝:高考不僅是考生一個人的戰斗,也牽動著全家人的心。面對高三孩子學習節奏和狀態的變化,家長應該做到三點。首先,家長要做到“不冷
很多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往往會請人幫忙照顧孩子。但我們常常發現,帶孩子的老人或保姆只會說方言,家長卻用普通話和孩子交流。于是,很多家長產生疑問:在又是方言又是普通話的語言環境中,孩子能聽懂嗎?會不會混亂?長此以往,兒童語言能力發展會不會受到影響? 語言能力是人類認知能力的一部分,也是人類的一項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