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圖/華商網
2月3日凌晨5時許,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胸外科手術室內,一位大出血患者終于止住血,手術基本完成,實施手術的科室副主任解洪濤突然暈倒在地……
2月2日一大早,解洪濤便進入手術室開始準備,要給一位患者做心臟瓣膜手術。因為做完手術后,在監護室觀察期間,發現患者因凝血差出血,處理后仍需要進行二次手術,解洪濤再次走上手術臺。“早晨9點左右進入手術室,患者做完手術后被送往監護室觀察,到凌晨1點多因為凝血問題進行處理,3點多患者不得不被再次送往手術室。”解洪濤說,“因患者本身凝血機制差,血止不住,經過手術,到凌晨5點多的時候,血終于止住了,手術也差不多結束了,思想一放松,突然感覺身體不舒服,就暈倒了。”
解洪濤暈倒后,科室主任柏本健繼續完成手術的收尾工作。麻醉師等已下了手術臺的其他醫生同時開始了對解洪濤的搶救工作。因血壓量不出來,同事給他靜脈注射了升壓藥,測出的血壓值是高壓90㎜Hg、低壓60㎜Hg。昨日下午,柏本健告訴華商報記者,這已經是休克血壓。半小時后,患者手術完成,經過輸液、吸氧等處理,解洪濤也已無大礙。
供圖/華商網
“我們是咸陽較早獨立開展心臟手術的醫院,本身患者就多,加上很多病人希望年前做手術,所以現在也是一年當中的‘旺季’。”與解洪濤共事十多年的柏本健說,“解醫生平時就非常敬業,最近基本每天都在超負荷工作,有時晚上12點才能離開,有時就睡在科室不走了。”
雖然上周末暈倒在手術室,但解洪濤并未休息,依然奮戰在一線。昨日下午5時許,記者見到解洪濤時,他正好做完一臺手術,正在監護患者,同時另一位患者也正在等待手術。“還在觀察,要等前面這位患者穩定下來后,才能給下一位病人做。”解洪濤說。
2月3日暈倒后次日,解洪濤出現了“黑便”情況,他說,這是應激性潰瘍(泛指休克、創傷、手術后和嚴重全身性感染時發生的急性胃炎,多伴有出血癥狀,是一種急性胃黏膜病變),但他并沒有因此請假,5日、6日、7日依然在給患者做手術,“我現在已經沒事了。”解洪濤笑著說。
>>對話解洪濤
從不后悔選擇做醫生
“我父親曾是禮泉縣醫院的一名外科醫生。”解洪濤說,受父親影響,他對醫生這份職業很有感情。他的愛人也是一名醫生,孩子也在學醫。
解洪濤告訴華商報記者,雖然選擇醫生這份職業也有遺憾,比如陪孩子的時間少,感覺自己“不屬于自己”。經常答應帶母親去周邊逛逛,車開到半路上,或是與朋友相聚,飯吃到一半,一個電話他就得立刻趕回醫院,但他從來都沒后悔過自己對于醫生這份職業的選擇。
雖然剛做完一臺手術,不久后還要接著做手術,但在與記者的交談過程中,解洪濤始終面帶微笑,語氣輕松。他說,雖然有壓力也很累,但他樂在其中。他覺得這份工作更需要冷靜、細心,才能不受外界影響,理智地做好每一例手術。
解洪濤說,對于醫生這份職業,自己唯一的希望就是患者和家屬能夠互相理解。 華商記者史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