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期食品盲盒雙贏背后藏隱憂
打開社交平臺,“19.9元開出高價甜品盲盒”的筆記點贊量過萬次,探店博主沉浸式拆盒的視頻播放量超百萬次。一種臨期食品盲盒,或者叫剩菜盲盒的東西正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新消費方式。近些年,越來越多的餐飲商家開始試水剩菜盲盒模式,將當天沒有賣完的食品打包出售。一些商家表示,這種模式幫助他們降低了庫存壓力,同時
打開社交平臺,“19.9元開出高價甜品盲盒”的筆記點贊量過萬次,探店博主沉浸式拆盒的視頻播放量超百萬次。一種臨期食品盲盒,或者叫剩菜盲盒的東西正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新消費方式。近些年,越來越多的餐飲商家開始試水剩菜盲盒模式,將當天沒有賣完的食品打包出售。一些商家表示,這種模式幫助他們降低了庫存壓力,同時
據本報報道,近日,一些熱門商圈或社區超市以白菜價售賣臨期食品,不少消費者對此十分買賬。有的囤貨黨因為愛上臨期食品,甚至一改此前的購物習慣。此外,有的網購平臺還采用更為直接的“倒計時”定價法,讓不少人眼前一亮。為了保證食物品質,直接扔掉快過期的食品,是一些超市、熟食店、烘焙坊的通行做法;也有相當一部分
市場價169元一箱的進口品牌礦泉水,99元能買2箱;進口的東南亞產白咖啡30元3盒;來自歐洲的面包干價格9.9元一箱……周末的傍晚,位于北京西單商業街的一家進口食品店里很是熱鬧。同樣是進口食品,因為保質期限臨近,商品會以明顯更低的價格出售,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從線下不斷生長的門店到線上陸續興起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