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溫健康風險預警讓公眾防護更精準
近日,國家疾控局與中國氣象局攜手發布了一項開創性舉措——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這一預警系統的推出,標志著我國在公共健康服務領域邁入了精細化、預防性的新階段。它不僅超越了傳統單純氣溫預報的范疇,更將氣象信息與健康風險緊密相連,為公眾提供了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的防護指南。此次預警最為顯著的特點在于其
近日,國家疾控局與中國氣象局攜手發布了一項開創性舉措——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這一預警系統的推出,標志著我國在公共健康服務領域邁入了精細化、預防性的新階段。它不僅超越了傳統單純氣溫預報的范疇,更將氣象信息與健康風險緊密相連,為公眾提供了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的防護指南。此次預警最為顯著的特點在于其
新華社電 世界氣象組織10日援引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的報告說,全球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的最熱4月,全球單月平均氣溫已連續11個月刷新同期最高值。報告指出,在厄爾尼諾現象以及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對全球變暖的推動作用下,創紀錄的氣溫持續時間延長。根據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數據,今年4月,
近期,受寒潮和冷空氣影響,全國多地出現強雨雪天氣。國家疾控局發布的《寒潮公眾健康防護指南》指出,寒潮可能帶來健康風險,不同重點人群需根據寒潮特點針對性做好防護措施。 根據《公眾應對氣候變化健康素養及釋義》,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直接影響人的神經、心腦血管、呼吸等多個系統功能。例如低溫環境中人體的
中新網上海10月29日電(記者陳靜)人們的生產生活等活動對于地球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氣候變化、生態環境污染和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全球環境改變及其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已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記者29日獲悉,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臨床流行病與生物統計研究室童世廬教
英國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最新發布一份報告,強調氣候變化會對全球兒童的健康造成損害。報告名為《柳葉刀2030倒計時》,由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中國清華大學等35個機構的120位專家共同完成。報告追蹤了41項關鍵指標的進展變化,分析了為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采取的相關行動對人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