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物谷
近年來阿司匹林在抗癌領域可謂是香餑餑,然而阿司匹林如何抗癌尚無研究闡明;而如今科學家們在阿司匹林抗癌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
01.
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減少癌癥死亡
我們都聽過規律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現在這一益處又擴展到了降低某些癌癥的死亡率。
阿司匹林是一種常見的止疼藥,屬于非甾體抗炎藥(NSAIDs)。
之前的一些研究發現阿司匹林可以降低結腸癌的死亡率,但具體的機制還不清楚。
有科學家認為,阿司匹林抗炎癥的能力也許可以控制異常癌細胞的生長,從而降低癌癥的死亡率。
來自哈佛醫學院的Yin Cao博士及其同事對阿司匹林在癌癥死亡率中的作用、服用劑量及時間做了進一步調查。
他們合并了兩項大型研究的數據,對超過13萬人在32年間服用阿司匹林和癌癥預后的情況進行了分析。
結果發現,那些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比不服用的人死于癌癥的風險降低了7%-11%(女性降低7%,男性降低11%)。
其中,獲益最大的是結腸癌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死亡率約30%;服用阿司匹林的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分別降低了11%和23%。
02.
阿司匹林抗癌作用指南變化
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的指南,正式將阿司匹林作為了結直腸癌的一級預防藥物。
早在2012年《Lancet》3月刊刊登了牛津大學的研究證實了阿司匹林有抗胰腺癌的作用。
該研究針對英國本土的心血管患者,試驗組每天服用阿司匹林(≥75mg),記錄所有患者癌癥發生率。
結果發現,日常服用阿司匹林可減低胰腺癌發病率,同時,幾年后其降低死亡率的作用也顯現出來,表明阿司匹林能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
隨著研究的深入,科學家還從生化途徑角度解釋了阿司匹林的防癌機制,認為與其可大幅減少血液及兩個結直腸癌細胞系中2-羥戊二酸(癌癥的驅動因子)的含量有關。
2016年,Ann Intern Med 上發表了阿司匹林作為心血管疾病和結直腸癌(CRC)一級預防用藥的指南。
2017年6月15日發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的一項研究給出了相關的變化結果。
這項題為“Timing of Aspirin and Other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Use Among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in Relation to Tumor Markers and Survival”的研究表明,CRC 確診后服用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的臨床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腫瘤亞型。
在長期生存的CRC 患者中,野生型KRAS 腫瘤患者對于阿司匹林的效果最好,能顯著改善患者的整體生存期(OS),幸好,該亞型是結直腸癌最常見的亞型。
在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發表的指南中,阿司匹林被當作心血管疾病和結直腸癌的一級預防藥物。
研究認為,每日服用日常劑量阿司匹林,此后十年罹患或死于胃癌、食道癌和結直腸癌的可能性降低40%。這些人死于其他癌癥的可能性也降低12%。
指南推薦,10年心血管風險≥10%且無出血風險增加的50歲~69歲人群,應考慮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來預防心血管病和結直腸癌。
研究還表明,阿司匹林可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率,可抑制乳腺癌細胞的生長和浸潤。
日常服用阿司匹林可減低胰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表明阿司匹林能抑制腫瘤生長和轉移。
長期規律地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大大降低胃腸道腫瘤的發生率,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可能有助于部分結腸癌患者改善生存預期。
對于上述國外的研究發現,臨床認為還是有一定科學性的。
但需要強調的是,大多數研究納入的患者同時接受了傳統的癌癥治療,阿司匹林不能代替這些治療。
03.
慎服阿司匹林
需要強調的是,阿司匹林預防癌癥的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在防治癌癥方面發揮的化學保護機制目前還不明確,對于具體推廣應用阿司匹林來降低癌癥風險,也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此外,服用阿司匹林期間應留意凝血功能變化,每半年做一次凝血、尿液、大便潛血檢查。
在開始服用阿司匹林以前,應該向醫生進行咨詢。在腫瘤專科醫生那里得到科學、系統的指導。
不建議患者盲目聯合用藥,藥物的選擇和使用的制劑是需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的,應到正規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