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藥物研發加速 學科融合迫在眉睫

<body>

“20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核苷堿基修飾的發現者,并非‘天上掉餡餅’。”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禮和在日前召開的主題為“核酸生物結構化學與生物醫學及健康”的香山科學會議上說,兩位獲獎者早在2018年就做了詳盡的研究。他們發現,當信使核糖核酸(mRNA)中包含假尿嘧啶堿基修飾時,人體的炎癥反應就基本消除了,這才使得開發有效mRNA疫苗成為現實。

新冠疫情期間,核酸研究備受關注;今年它又因為諾獎進入了大眾視野。“核酸藥物崛起給新藥研究開辟了一個新的方向,也使得基因治療和個體化治療成為可能。”作為本次會議的執行主席,張禮和圍繞核酸藥物發展作主題報告。

與會專家認為,核酸研究迎來重大發展機遇,我國應加快推動核酸領域多尺度交叉研究,尤其是核酸生物結構化學與生物醫學及健康研究,促進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生物科技產業快速發展。

核酸藥物進入快速發展期

“作為生命現象最本質的客觀存在,核酸是基因的物質載體。”會議執行主席、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黃震說。

“核酸藥物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張禮和介紹,核酸藥物是調節、抑制或沉默基因表達而達到治療疾病效果的藥物,該類藥物以寡聚核苷酸為基本結構,并通過氫鍵相互作用而靶向mRNA。傳統的化學小分子藥物的作用靶點基本上都是蛋白質。但在人類基因組中,編碼蛋白質的基因只占不到1.5%。然而,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的藥物統計,截至2017年1月,所有成藥的靶點中,蛋白型靶點共有856個,占所有靶點的95%以上。因此從理論上講,在藥物創新過程中,尚有大量的核酸靶點可以探索。

張禮和說,以前都是以蛋白質為靶點,是由于蛋白質來源于特定的mRNA。因此調節mRNA或mRNA前體的水平來治療疾病,就成為藥物化學家長遠持續的追求。目前這已經成了一個新的領域。

過去,藥物研究領域的傳統認識是寡聚核苷酸難以成藥。于是,藥物化學家的任務就是使它易于成藥,包括如何使寡聚核苷酸藥物更方便合成、使其在生物體內穩定、容易進入細胞且特異性地和靶核酸結合等。“目前已經基本解決了寡聚核苷酸的成藥性和核酸藥物的遞送問題,核酸藥物的優越性也愈加明顯了。”張禮和介紹,核酸藥物的優勢主要表現為研發周期短、藥物靶點篩選快、不易產生耐藥性、治療領域更廣、安全性好、效果持久、臨床研發成功率較高等。

張禮和表示,近5年來,小核酸藥物研究投入保持雙位數增長的良好態勢,引發國內外藥企的研發熱情,特別是降脂藥Inclisiran的出現。該藥每年只需給藥2次,就能實現長效降血脂治療,這正在顛覆傳統慢性心血管病的治療模式。

“這讓我們看到,核酸藥物具有從治療罕見病到治療慢性病的前景。”在張禮和看來,核酸藥物已經從概念到成藥,從僅靶向肝部到也能靶向其他靶器官,核酸藥物將進入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張禮和透露,到現在為止,美國FDA已經批準了9個反義寡聚核苷酸藥物、1個核酸適配體藥物、4個沉默核酸藥物和最近的mRNA新冠病毒疫苗,此外還有上百個正在進行臨床研究的候選產品。

我國擁有較大潛在研發和生產能力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趙軍寧在會議上透露,中國在全球擁有較大的核酸藥物潛在研發和生產能力。截至2022年3月,中國已有14個小核酸藥物進入臨床研究階段。但我國小核酸藥物開發仍處于發展初期,并且研發比較滯后,目前進入臨床的藥物品種相對較少。

黃震說,我國在新冠核酸檢測上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他透露,他所在的硒核酸科研團隊正在著手設計“核酸溫度計”產品,目標就是實現在家對病毒、細菌和真菌等病原體感染狀況的即時核酸分子檢測。他認為,中國有望在核酸的原子修飾改造、晶體生長、相位確定、晶體結構測定以及電鏡結構測定等方面取得突破。

面對國際核酸研究和核酸藥物蓬勃發展的勢頭,中國科學家如何充分發揮國內優勢,尤其是讓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中草藥成為寶貴財富,都是重要挑戰和研究課題。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研究員蔣澄宇介紹,2019年,《中國科學:生命科學》以特刊形式發布了我國草藥小核酸的系列實驗和理論研究成果。蔣澄宇團隊用國際公認的現代科學手段驗證了小核酸在中藥中的廣泛存在,并且發現小核酸可以經口服最后大量進入組織和器官。蔣澄宇解析了小核酸進入人體細胞且不易被降解的分子原理。隨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他們對其中的中藥進行了較全面的小核酸研究,建立了本草數據庫。“在本草數據庫中,我們發現有2000多萬條序列可以靶向人體所有已知的19393個蛋白編碼基因。這意味著小核酸有可能是中草藥藥效的重要成分,是中草藥活性的重要物質基礎。”蔣澄宇說。

專家呼吁盡快建立跨學科合作平臺

“不能否認的是,核酸藥物發展仍然存在許多瓶頸。比如目前上市的多為治療罕見病的核酸藥物,很多針對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常見病的藥物在臨床試驗階段終止。有些數據看起來很樂觀,但在大量人群中實踐仍有問題。”張禮和說,核酸藥物研發還有很多難題亟待破解,如尋找特異性靶點、減少脫靶效應、完善特異性的遞送系統,以及提供更多的靶點核酸結構信息并應用于藥物設計等。

“我國目前尚無自主研發的全新體系mRNA核酸新藥上市。”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宋相容認為,主要原因是mRNA序列設計和遞送載體等關鍵底層技術尚無法滿足mRNA藥物高效低毒的臨床需求。

“以RNA結構為靶點的小分子藥物設計和研究已經開啟,但是在生物體內核酸狀態、功能和結構的信息缺乏,嚴重制約藥物設計的成功。因此,多學科的合作研究尤其重要。”張禮和認為。

結構生物學的助力不可或缺。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婁志勇說,對RNA病毒轉錄復制過程機制的研究歷程分為三個階段。在早期,受限于結構生物學技術方法,研究工作主要針對病毒編碼的單個復制酶進行逐一研究。伴隨著冷凍電鏡技術的快速發展,結構生物學開始對病毒復制酶在體外與RNA形成的動態、瞬時、微量的復雜超分子復合體進行研究。未來,隨著冷凍電子斷層掃描技術的發展,結構生物學將更加關注病毒在體內真實轉錄和復制復合體的組裝及工作機制。

“我國核酸藥物研究起步晚,參與團隊少,藥物篩選設計還需要大量的計算機模擬計算。因此,需要化學、生物學、醫藥、材料、AI、結構生物學等多學科的參與,僅靠一個單一學科是不夠的。”黃震說,核酸生物結構化學將給基礎生命科學、國家衛生健康安全以及生物技術產業化創新等領域帶來巨大機會,搭建跨學科和跨領域的深度交叉融合科研平臺迫在眉睫。

上一篇:“低頭族”頸肩不適 這4個動作幫你緩解
下一篇:我國居民環境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

易網健康養生網,致力于都市養生知識的普及,推進養生理念的更新。易網養生網提供專業、完善的養生信息服務,涵蓋中醫養生、食療養生、養生保健、心理養生、養生小常識、女人養生、房事養生、經絡養生,愛眼護眼、養生小知識和順時養生等。作為養生第一門戶,秉承傳播科學養生方法和理念將養生貫穿于日常生活,真正做到讓養生大眾化,全民化,科學化。祝您健康生活每一天!

相關推薦

實驗藥物能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

665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美國羅切斯特大學醫學中心威爾莫特癌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了解胰腺腫瘤遷移過程中發生的基因變化,發現了一種可以阻止這一過程的實驗性藥物NP137,這種藥物可以治療已經擴散到肝臟的胰腺癌。相關研究發表在新一期《細胞報告》雜志上。 為什么胰腺癌是致命的?首先,它在發育過程中很早

國內首個治療法布雷病rAAV基因藥物臨床研究在成都啟動

國內首個治療法布雷病rAAV基因藥物臨床研究在成都啟動

1564

中新網成都11月9日電 (記者 王鵬)四川大學華西醫院9日對外披露,該醫院近期已啟動國內首個治療法布雷病的重組腺相關病毒(rAAV)基因藥物臨床研究項目,并完成了首例患者治療。法布雷病是一種罕見的X連鎖遺傳性溶酶體蓄積病,男性病情多重于女性患者。研究顯示,男性新生兒中發病率為1/110000-1/4

納米藥針:集針灸和藥物功效于一身

1373

日前,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孟幻與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教育處處長王鵬結合傳統針灸針和納米藥物遞送技術,構建了具有藥物輸運能力的針灸治療平臺(nd-Acu)。研究團隊在傳統針灸針的不銹鋼表面設計并制備了一種表面糖環修飾,使得傳統針灸針具在針刺以外獲得了藥物載帶新功能,從而提高了針灸的治療效果。

新藥物組合可“餓死”胰腺癌

1925

科技日報北京10月9日電 (記者張佳欣)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健康中心的新研究發現,通過阻止癌細胞獲得燃料,一種新的藥物組合安全地限制了小鼠胰腺癌的生長。相關論文9日在線發表于《自然·癌癥》雜志。該發現揭示了胰腺癌細胞如何尋找替代燃料來源,以避免饑餓并保持生長。當由血液供應的氧氣、血糖和其他資源變得稀缺

醫藥大模型:復刻生理功能 評估藥物反應

326

科技日報訊 (記者金鳳)人工智能與器官芯片聯姻,會帶來什么驚喜?10月8日記者獲悉,在近日召開的華為全聯接大會2023上,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院長、江蘇運動健康研究院院長顧忠澤向外界發布了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和人體器官芯片結合的大模型成果。顧忠澤指出,人體器官芯片可以自動化、高通量、多模態地產

柔性植入裝置可智能控制藥物釋放

1101

據《科學·機器人學》雜志30日報道,愛爾蘭戈爾韋大學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團隊詳細介紹了醫療設備技術的一項突破:他們創建了一種智能植入式裝置,可在給藥的同時感知藥物何時開始被排斥,并能借助人工智能(AI)改變形狀以調整釋放的藥物劑量,同時還可減小疤痕組織的影響,該技術可為患者提供智能、持

五款藥物改善人類生活

230

 現代醫學的核心是化學家研制出來的各種救命藥。8月11日,美國化學會期刊《化學與工程新聞》在紀念學會成立100周年的特輯中,列出了過去百年間出現的5款里程碑式的藥物,這些藥物改變了醫學實踐、藥物發現科學和社會面貌。青霉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青霉素是最早的抗生素之一,自其面世以來,挽救了數百萬

中藥為啥過了7點不能喝,影響藥物吸收/代謝(附服用最佳時間)

中藥為啥過了7點不能喝,影響藥物吸收/代謝(附服用最佳時間)

1737

中藥的藥效是與人體的生理活動有關系的,有些生理活動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這樣會對中藥的藥效產生一定的影響,中藥為啥過了7點不能喝呢?主要是7點以后人體胃腸功能會減弱,影響藥效,二是肝臟代謝也會變弱,影響中藥的代謝,可能對身體不好。中藥為啥過了7點不能喝1、影響藥物吸收一般在晚上7點以后,人體中的

 這18種病根本不用治
日常養生

這18種病根本不用治

169

現代人生活水平高,健康意識也強,稍微有一點不舒服,就喜歡去醫院做個檢查, 然后開一些藥。但是,有很多病聽起來很嚇人,其實都是不用治療的,大家不再花冤枉錢!飯后燒心:吃花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日常養生

立秋后煮一煮百病消

116

立秋后秋燥襲來,不少人感覺身體干燥。那么怎么對付秋燥?12樣日常美食煮一煮也能有好的效果。一、水煮香菜做法:把香菜洗凈,切成小段后清水煮沸即可。1洗腎排毒把香菜切

入秋多吃秋葵 美國人夸其“植物偉哥”
日常養生

入秋多吃秋葵 美國人夸其“植物偉哥”

274

秋葵,在我國江西省的萍鄉以及南方地區有種植,是錦葵科秋葵屬植物,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調經等功效,主治咽喉腫痛,小便

長壽到底和什么有關?應該如何去養生?
日常養生

長壽到底和什么有關?應該如何去養生?

130

平時要養生、不是老了再養生許多人認為養生是老人的事,年輕時無須養生。其實,養生要從娃娃抓起,正如機器要從新時保養。一旦零件有損,養生為時已晚,效果必將大打折扣。沒病多檢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日常養生

清理血液垃圾吃它就管用

124

血液是滋養身體的源泉,它流遍全身的組織和器官。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血液中也會出現一些“垃圾”,如果它們不能被及時“清理”,就會造成血液不清潔,變得黏稠,流通不順暢,從而影響健康。這時,不妨通過一些

');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浪荡欲乱之合集| 非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夜夜爽夜夜叫夜夜高潮漏水| 丰满年轻的继坶|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无圣光一区| 特区爱奴在线观看|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老师洗澡喂我吃奶的视频| 国产又粗又大又爽又黄| 欧式午夜理伦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边做奶水狂喷小说| BT天堂新版中文在线| 妲己高h荡肉呻吟np|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日本插曲的痛的30分钟| 九九综合VA免费看| 欧美xxxx做受性欧美88|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交换人生电影在线| 男人肌肌插女人肌肌|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练瑜伽的时候进入|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蜜臀色欲AV在线播放国产日韩|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按摩| 成人免费的性色视频|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 67194在线午夜亚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91视频国产91久久久| 在线免费观看色片| 99久无码中文字幕一本久道| 天天色天天综合| ririai66视频在线播放| 女人被男人桶爽| ts20p1hellokittyshoes| 女性生殖殖器特级表演| www.nxgx| 天天夜碰日日摸日日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