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艾滋病反歧視午餐日:“他們”也能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5月26日,第十二屆國際艾滋病反歧視午餐日活動在臨汾紅絲帶學校舉辦。 吳瓊 攝“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活在陽光下,在大家的幫助下快樂地生活、學習、工作,未來能有好的家庭和健康的寶寶。”這是山西臨汾紅絲帶學校校長郭小平對孩子們的期望。5月26日,第十二屆國際艾滋病反歧視午餐日活動在臨汾紅絲帶學校舉辦,主題為
5月26日,第十二屆國際艾滋病反歧視午餐日活動在臨汾紅絲帶學校舉辦。 吳瓊 攝“讓所有的孩子都能活在陽光下,在大家的幫助下快樂地生活、學習、工作,未來能有好的家庭和健康的寶寶。”這是山西臨汾紅絲帶學校校長郭小平對孩子們的期望。5月26日,第十二屆國際艾滋病反歧視午餐日活動在臨汾紅絲帶學校舉辦,主題為
科學家幾十年前就發現,有些艾滋病患者能夠在沒有任何藥物幫助的情況下完全控制艾滋病病毒,但其中緣由一直未被揭示。在一項新研究中,美國科學家發現一種異常強大的抗感染白細胞CD8+T細胞或許發揮了關鍵作用。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科學·免疫學》雜志。美國拉貢研究所科學家指出,每300人中就有1人能夠在不需要藥
科技日報北京2月27日電 (記者劉霞)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呼吁讓鍛煉成為治療抑郁癥的主要方法,他們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體育鍛煉的效果是心理咨詢或藥物的1.5倍。該研究包括97篇綜述、1039項試驗和128119名參與者。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英國運動醫學雜志》。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八個人中
據外媒消息,研究人員7月27日報告稱,一位現年66歲的白血病患者在接受了干細胞移植后艾滋病得到長期緩解,或已實現“治愈”。這是全球第四位被宣布“治愈”的艾滋病患者,也是目前年齡最大的患者。這名患者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杜阿爾特的希望之城醫學中心接受治療。由于其不愿透露姓名,因此被稱為“希望之城”患者。目
不藥而愈?全球第二例艾滋病自愈者出現科技日報北京11月17日電 (實習記者 張佳欣)近日,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拉貢醫學研究所免疫學家徐宇研究團隊發現了第二例未經治療而自愈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在這名新發現的“埃斯佩蘭薩患者”體內超過11.9億個血細胞和5億個組織細胞中,科學家沒有檢測到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 朱晨曦)中共中央宣傳部27日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在內的5位衛生健康系統黨員代表,圍繞“一切為了人民健康”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張伯禮主持制定中西醫結合救治方案,指導中醫藥全過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在他
中新網西寧12月1日電 (潘雨潔)1日記者從青海省衛健委獲悉,今年1至10月,青海省新發現報告居住該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355例,全省艾滋病疫情持續保持低流行水平。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以來,青海各地多部門開展形式多樣的艾滋病防治宣傳教育活動,線上線下發布科普文章
艾滋病正在成為威脅中老年人群健康的疾病之一。作為醫務工作者,云南省政協委員翁曉春在2017年和2019年的云南省兩會上,分別提交了兩份提案,呼吁高度重視老年人艾滋病防控問題和加強老年人艾滋病防控工作。日前,云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云南省衛健委”)對翁曉春的提案進行了答復,指出:“在肯定成績的
美國一研究小組在《臨床調查雜志》上發表研究報告稱,他們在長期接受聯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的艾滋病患者的腦脊液中,檢測到了艾滋病病毒(HIV)DNA,并發現這些患者存在認知障礙的可能性要高于腦脊液細胞中沒有HIV的同齡人。聯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cART)是目前主流的艾滋病治療手段,該方法能夠抑制HIV的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