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我是一名普通的媽媽,我一歲半的兒子正在ICU搶救,希望好心人能幫幫我,恩情銘記一生。"9月19日,來自一名普通母親的求助,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燕子名叫鄭燕,家住資中縣銀山鎮張家寺村6組。9月7日,她一歲半的兒子,在參加當地一個九大碗宴席上,不慎掉入一個滾燙的大湯鍋里,造成全身高達50%的重度燙傷,因病情十分嚴重,目前已轉到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燒傷科搶救。
燕子告訴記者,目前孩子還處于危險期。現在每天折磨他們一家人的不僅僅是孩子一次次被下達病危通知書,以及一次次被送進重癥監護室,還有那每天數以萬計的醫藥費,讓人踹不過氣。
“醫生告訴我們前期準備50萬的治療費。現在還有很大的缺口。”燕子說,她和她的丈夫家在偏遠農村,家庭經濟條件有限,家里能幫扶的親戚都是有力而無所及,二人從山村來到成都打工,工資也十分微薄,一時間難以承受這一大筆巨額的醫藥費。
她本人在一家私人老板打印店上班,這家打印店正好位于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院內。她的遭遇也引發了四川省社科院教科職工的關注。有科研人員率先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職工微信群里發出了一條“打印店燕子兒子被嚴重燙傷并需求社會各界救助”的信息。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李后強看到之后,不僅在職工微信群里號召全院職工積極幫助燕子一家,帶頭捐款,還安排了多個部門工作人員主動跟蹤此事,多想辦法,拓寬救助途徑,積極救助燕子那被嚴重燙傷的幼童。
在四川省社科院牽線下,截止目前,通過公益平臺"輕松籌"共募集到7萬多金額,通過社科院內部募捐籌集到10萬余元。
燕子一家十分感動,她告訴記者:“我雖然不是社科院的職工,但是我的兒子卻受到老師們這樣的關懷,我們全家都由衷地感謝大家”。
截至發稿之日,燕子兒子的情況非常不穩定,高燒、 感染、疼痛,反復不斷。后續還需要更多的醫療費用。“我知道萍水相逢,向大家求助顯得很唐突。但是真的是沒有辦法了。滴水之恩,我們一家將銘記終身。”燕子說。
封面新聞記者張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