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7月施行 聚焦哪些群眾關切?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條例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做了進一步細化,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如完善直播帶貨等新業態監管、治理大數據“殺熟”、加強預付式消費保障等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規范。面對新業態下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條例聚焦了哪些群眾關切?又將帶來哪些影響?直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條例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做了進一步細化,對消費者反映強烈的如完善直播帶貨等新業態監管、治理大數據“殺熟”、加強預付式消費保障等問題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規范。面對新業態下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條例聚焦了哪些群眾關切?又將帶來哪些影響?直
“今天的幸福是羊毛給的。”一名“羊毛黨”在下單成功后,在社交平臺上如是寫道。“雙十一”的到來炒熱了購物的氛圍,不少消費者正參照眾多博主的“雙十一”攻略,列出自己的購物清單。不過與細心計算“折扣”“滿減”等相比,另一群人卻悄悄薅起了“羊毛”。“薅羊毛”現象近年頗為流行,指的是消費者通過商家、平臺等機構
3月14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關于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誘導的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遠離過度借貸營銷陷阱,防范過度信貸風險。《提示》列舉了多種過度借貸營銷誘導行為,包括誘導消費者辦理貸款、信用卡分期等業務,侵害消費者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誘導消費者超前消費;誘導消費者把消費貸款用于非消費領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