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研發出蛋白質活體激活技術
本報北京5月28日電(記者晉浩天 通訊員龐卓婉)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陳鵬教授課題組與王初教授課題組通過持續深入合作,研發出融合“機器學習與生物正交剪切反應”的蛋白質活體激活技術,實現了“鄰近脫籠”策略從活細胞向活體動物的突破。相關成果日前以《機器學習助力的蛋白質活體
本報北京5月28日電(記者晉浩天 通訊員龐卓婉)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陳鵬教授課題組與王初教授課題組通過持續深入合作,研發出融合“機器學習與生物正交剪切反應”的蛋白質活體激活技術,實現了“鄰近脫籠”策略從活細胞向活體動物的突破。相關成果日前以《機器學習助力的蛋白質活體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欣)據新一期《新科學家》雜志網站報道,美國杰克遜霍爾非營利性腦化學實驗室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高度準確的血液檢測方法,能診斷肌萎縮側索硬化癥(ALS,俗稱“漸凍癥”)。ALS患者通常會出現行走、說話、吞咽和呼吸方面的困難,這些癥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最終導致死亡。目前尚無治愈方
科技日報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劉霞)一個由德國慕尼黑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波士頓大學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正在探索將人工智能(AI)較新分支——因果機器學習用于診斷和治療的潛力。他們的最新研究指出,因果機器學習可以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尤其是為個性化治療提供了機會,有助改善患者健康狀況。相關
科技日報北京1月31日電 (記者劉霞)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癌癥綜合研究中心(ICRC)科學家將機器學習與血液代謝物信息相結合開發出一種新方法,使卵巢癌樣本檢測準確率達93%。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婦科腫瘤學》雜志。卵巢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因為這種疾病剛出現時通常沒有癥狀,在癌癥后期被發現時已經很
科技日報北京1月24日電 (記者張佳欣)美國希望之城下屬轉化基因組學研究所研究人員開發并測試了一種創新的機器學習方法,有朝一日可用更少的血、更早地發現各種癌癥患者。研究論文發表在24日的《科學·轉化醫學》雜志上。大量證據表明,99%被診斷患有Ⅰ期乳腺癌的人5年后仍能存活。如果發現時已是Ⅳ期,腫瘤已擴
科技日報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計算科學》18日發表的一項研究描述了一個機器學習方法,該方法能從不同方面準確預測人類生活,包括早死可能性和個性的細微差異。該模型或能提供對人類行為的量化認知。社會科學家對人類生活是否能被預測的問題看法不一。雖然人們對起到重要作用的社會人口學因素已有充
篩選2億種化合物 機器學習發現數百種潛在新冠藥物國際戰“疫”行動科技日報北京8月13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12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借助一種強大的機器學習方法,通過篩選約2億種化學物質,發現了數百種新冠肺炎候選藥物。該研究負責人、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安南達桑卡·雷解釋說,這一藥物發現平臺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預測細菌耐藥性基因的新方法,通過機器學習和博弈論模型,他們能以93%—99%的準確率,預測3種不同類型革蘭氏陰性菌中耐藥基因的存在。細菌對抗菌素的耐藥性已成為影響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問題,威脅著億萬人群,僅美國每年就有數百萬人會被耐藥細菌感染,導致成千上萬人死亡。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