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14日電 (記者 杜燕)為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北京從2020年起在部分綜合性醫院和兒科、精神衛生、腫瘤、康復等??漆t院等開展醫務社會工作,幫助患者及家屬預防、緩解和解決因疾病所導致的情緒、心理和社會問題。截至2021年底,北京共有89家醫療衛生機構開展了醫務社會工作服務,其中,三級醫療機構共52家,較之前增加了33家,同比增長173.7%。
今天,記者從北京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為推進落實《關于發展醫務社會工作的實施意見》(京衛權益〔2020〕4號)文件精神,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緊密結合首都衛生健康工作實際,按照“高位謀劃、統籌推進、系統布局、規范發展”的思路,著重從構建體系、建強隊伍、探索模式、營造氛圍上下功夫,全面推動醫務社會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北京強化醫務社工培育,探索醫務社工發展模式。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確定134家醫務社工試點單位,從試點單位中遴選并培育了30個有創新、可復制、能推廣的醫務社工示范項目,為腫瘤、認知障礙、腦卒中、腎移植、輔助生殖、先心病等患者及家屬提供心理疏導、社會救助、小組支持服務;在醫養結合、慢病管理、院前急救志愿服務等方面,嵌入醫務社工服務,改善群眾的健康獲得感。通過培訓、督導等形式精準培育,項目成效初步顯現,發揮了項目的引領帶動作用,激發了醫務社工發展內生力量,提升了醫務社工專業水平,推動了醫務社工模式探索。截至目前,30個項目提供個案服務1669個,受益患者2874人次;小組活動98個、332節,受益患者3765人次;社區活動128次,受益群眾16384人次。
北京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復合型醫務社工人才。按照《實施意見》要求,鼓勵各單位通過招聘、轉崗、購買服務等方式,擴充醫務社工隊伍。針對專業人才短缺、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突出政策宣貫,強化實操能力,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開展四次醫務社工培訓和團體督導;推動醫校聯合,建立醫務社工臨床實踐教學聯盟;為持續提升醫務社工崗位勝任力,開發培訓平臺,錄制精品課程,探索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多元主體,分層分類的醫務社工培訓體系,努力培養一批適合衛生健康系統需要的醫務社工復合型人才。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共有醫務社會工作者265人,其中,專職醫務社會工作者113人,兼職醫務社會工作者152人。三級醫療機構的醫務社工總人數達151人,較之前的84人增長了79.76%。
北京凝聚各方力量,開拓醫務社工發展局面,進一步加強與民政局等有關部門協調配合,推動探索醫務社工繼續教育機制;大力扶持行業協會發展,發揮醫務社工專委會優勢,整合社會力量,聯合公益機構,建立北京醫務社工體系建設項目,在人才培養、項目培育、標準制定等方面持續助力醫務社工發展。
北京營造醫務社工發展良好氛圍。針對醫務社工社會認知度較低,職業價值及角色定位不明確等問題,我委加大醫務社工宣傳,指導醫務社工專委會開設北京醫務社工公眾號,搭建信息交流平臺和公益傳播平臺;以國際社工日等宣傳節點為契機,以項目單位經驗做法為重點,多次組織媒體到醫院深度采訪報道,傳播醫務社工的職業內涵和社會價值,不斷提升醫務社工的社會認知度。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擴大醫務社工覆蓋范圍,持續培育一批醫務社工示范項目,探索醫務社工服務模式,加大醫務社工人才培養力度,提升醫務社工專業化水平,聯合各方力量,共同推動首都醫務社工高質量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