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燈具市場,大到屋頂吊燈,小到桌面臺燈,各色的光總讓人目不暇接,其中,半數以上都是以省電、耐用著稱的節能燈。可近日,英國有報道指出,長期使用節能燈會增加視網膜受損風險,引發嚴重眼疾。
英國倫敦大學眼科教授馬歇爾稱,節能燈含氬及水銀,加熱后會釋放能量很強的紫外線,燈膽壁吸收能量后便會發光。人眼若長期暴露在這種強光下,有如長期暴露在太陽下,會增加視網膜受損風險,引致老年黃斑病變、白內障等眼疾。“醫學論壇網”報道稱,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醫師黃巖指出,節能燈對眼睛有害。他們都認為,以鎢絲為燈膽的白熾燈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呼吁用回傳統的白熾燈。那么,節能燈是否要被宣判死刑了呢?
白熾燈和節能燈各有利弊。傳統白熾燈是熱輻射發光,產熱多,能耗大,壽命在1000小時左右,光線柔和,光譜連續,主色帶黃紅色,更接近日光,對視覺有益,打開即時發亮;節能燈是紫外線激發熒光粉發光,產熱少,能耗小,相同能耗下亮度是白熾燈的4~5倍,壽命為3000~8000小時,但光線刺眼,色調偏藍,與自然光稍有差異,打開后需延遲數分鐘方能達到設計亮度。
節能燈雖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點,但說它會導致疾病卻是言過其實。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紫外線并不是壞的東西,反而還有滅菌作用。大多數紫外線被歸類為非電離輻射,只有能量較高的紫外線光譜才是電離的。而強度不太高的節能燈產生的紫外線十分少,并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有人認為,節能燈是通過頻閃發光的,這與白熾燈連續的光譜相比,對視覺更為不利。其實,我們的視細胞是腦細胞的一種,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有記憶功能,當外界景物突然消失后,視神經對它的影像還會延續0.1秒左右,而節能燈的頻閃小于0.1秒,因此,對人的視覺不會有太大的影響。需要明確的是,我國燈具行業對燈具出廠有科學而嚴格的檢查標準,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并經過正規渠道檢測的燈具,就不會有紫外線過量和頻閃不穩定的情況,消費者不必過于擔心。
人類視細胞最敏感的顏色是黃色,相比于節能燈的藍白色光譜,白熾燈柔和的黃色光線,對視覺更有益。其實,最合理的用燈選擇,是使用LED節能燈。LED節能燈比傳統的節能燈更先進,并且燈光顏色有很多種,只要選擇淡黃色的節能燈,就能既節能又護眼。
相比較使用什么燈,正確的用眼習慣更為重要:90%的人都是用右手寫字的,因此臺燈應擺放在身體的左前方,可避免影響視線。燈光照射桌面的亮度應以100~300勒克斯(Lux)為宜,在此范圍內對眼睛的刺激最小。看書、用電腦、玩手機等都屬于近距離用眼,因而要每隔45分鐘休息遠眺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