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上網看什么才健康,怎么看才恰當,歸根結底要內容提供商來解決,那么,互聯網企業如何發揮技術優勢承擔起社會責任,為青少年營造清朗的互聯網環境?
騰訊:別想夜里偷著玩
為解決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在夜間偷玩游戲的問題,7月5日,騰訊游戲在現有人臉識別驗證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正式上線“零點巡航”功能。“零點巡航”旨在對夜間游戲超過一定時長、實名為成年人的賬號進行人臉重點篩查。凡是拒絕或未通過人臉驗證的,將被當成未成年人,納入騰訊游戲健康系統的防沉迷監管并踢下線。
在包括“零點巡航”功能的系列措施綜合影響之下,截至6月,平均每天有580萬個賬號在登錄環節、2.8萬個賬號在支付環節觸發了人臉識別驗證,其中因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登錄環節有91.4%的賬號被納入防沉迷監管,支付環節有87%的賬號被攔截了充值行為。
此外,在騰訊成長守護平臺上,針對孩子可能盜用家長手機修改守護方案的情況,還新上線了“守護鎖”功能。在家長開啟守護鎖后,每次設置和修改守護方案時,都需要首先進行人臉識別驗證,以核實是否為家長本人,防止被孩子繞過家長私下修改。
為進一步加大保護力度,騰訊將逐步面向全線游戲推出“雙減、雙打、三倡議”的舉措。雙減指減時長和減充值:未成年用戶在線時長在非節假日從1.5小時降低至1小時,節假日從3小時減到2小時;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禁止在游戲內消費。
雙打,一方面打擊身份冒用,將原來的“零點巡查”升級為“全天巡查”,可疑賬戶全部重新認證,一方面打擊用戶通過加速器登錄及部分第三方平臺買賣成年人賬號的行為。
三倡議是,倡議全行業進一步強化游戲防沉迷系統,控制未成年人游戲總時長;倡議深化對游戲適齡評定和實施機制的研究;倡議全行業討論全面禁止未滿12周歲小學生進入游戲的可行性。
快手:強制下線沒商量
2019年3月,在國家網信辦的指導下,快手將“家長控制模式”全面升級為“青少年模式”。
進入該模式后,青少年無法開啟直播和瀏覽同城頁面,也無法進行打賞、充值、提現等行為。用戶開通、關閉青少年模式均需輸入提前設置的獨立密碼。此外,青少年每日累計使用40分鐘將彈出提示框提醒,被強制下線,只有監護人輸入密碼才能再度開啟;青少年晚上10點至早上6點無法使用快手,只有監護人輸入密碼才能開啟。
2020年11月,快手上線“未成年人保護工具”,包含“青少年模式”“空中課堂”“護苗在行動”“快手客服”4項功能;2020年12月,該工具升級,加入“未成年人相關舉報”“未成年人退款”兩項功能。
如今,快手青少年模式目前已迭代至3.0版本,內容池品類逐步拓展,推薦算法不斷優化升級,現有功能包括:充值打賞隔離、直播權限關閉、同城頁面關閉、隱私開關開啟、時間鎖功能、密碼保護開啟、使用時間限制、優質內容池等。
抖音:默認開啟時間鎖
為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抖音升級未成年保護措施,14歲以下實名認證用戶將在得到告知后直接進入青少年模式,該項措施已于7月陸續實施。對14—18歲實名用戶,抖音將在內容推薦、社交、搜索等方面提供更多安全保護,如禁止對陌生人顯示除頭像和昵稱以外的個人公開信息。
在青少年模式下,系統默認開啟時間鎖,單日瀏覽超過40分鐘,需要輸入密碼才可以繼續使用;而每天晚上22時至次日6時期間,青少年也被禁止使用抖音;同時,抖音的“同城”“熱搜”等入口會被關閉,青少年無法使用私信聊天和直播功能,更不能進行充值、打賞、提現等行為;青少年模式下的視頻均由平臺精選,家長可以通過設置孩子年齡,獲得適齡的泛知識、重教育、輕娛樂內容推薦,如自然科普、繪畫手工、國學詩詞的知識類內容;語言學習、數學邏輯、英語啟蒙的學科通識教育視頻;更有寓教于樂的動畫片、紀錄片。
為了讓青少年更好地學知識,抖音青少年模式內的視頻設置了合集關聯、合集播放頁功能,讓他們可以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更加體系化地全面了解;同時,對于有好奇心,想要主動求知的青少年,還有發現、安全搜索功能。
B站:精選內容來呈現
進入青少年模式后,用戶所瀏覽的內容將由B站青少年模式內容團隊精選呈現,其中包括來自趣味科普、音樂繪畫、人文地理等領域以及優質動畫、紀錄片等一系列寓教于樂的精品內容。
在“青少年模式”下,用戶每日瀏覽時間將限定累計為40分鐘,且每日22時至次日6時無法瀏覽APP。在“青少年模式”下,用戶將無法使用直播打賞等功能。
除此之外,B站與共青團中央等部門共建“青少年權益保護中心”,提高對不良信息過濾、舉報、處罰力度同時,也為青少年提供法律及心理輔導上的特別援助。同時還推出“青少年防火墻計劃”加強身份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