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婦女會被痛經困擾,中醫專家認為,有一些按摩方法可以調節痛經。到底,如何按摩,以擺脫痛經問題?讓我們一起知道吧。
中醫按摩幫助女性趕走痛經
1.敲打腰骶部
按摩方法:用雙拳以適中的力量輕輕敲打后腰和骶骨,速度均勻,左右交替,以100次/分頻率敲打至微熱。
功效:中醫稱月經為天桂,其實是腎精,腰是腎之府。因此,敲打腰骶部可以補腎填精,達到止痛調經的效果。
揉捏太沖穴
按摩方法:用左拇指腹揉右太沖穴(位于足背第一跖骨間隙中點),有酸脹感,1分鐘后換右拇指腹揉左太沖穴1分鐘。
功效:中醫認為,"太沖脈盛,現在月事"。太沖是肝經絡中最重要的穴位,對女性月經不規律也非常有效,痛經女性有不同程度的肝郁氣滯,導致疼痛,揉捏穴位有疏肝氣止痛的作用。
三、摩擦小腹
按摩方法:雙手疊放在小腹中間,慢慢輕輕地按摩腹部,頻率控制在每分鐘10次左右,直到小腹有熱感為宜。按摩腹部5分鐘后,雙手從后向前單方向按摩小腹兩側,方向向向腹股溝,以透熱為度。
功效:小腹是子宮所在地,摩擦小腹可促進小腹微循環,調經止痛。
點揉子宮穴
按摩方法:子宮穴位于下腹部,臍下4寸,中極側3寸。刺激子宮穴是女性生殖器的直接調理方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作用。
5.按三里
按摩方法: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3英寸,脛骨前脊外側水平手指,拇指腹部輕輕揉足三里穴,酸膨脹。宮冷痛經可用艾條懸灸。
功效:"經常按三里比喝雞湯好"眾所周知,尤其是氣血不足的體弱女性,點按足三里可以補氣補血,暖宮調經止痛。
對女性來說,痛經不是小問題,輕則影響你的生活質量,重則影響你的健康,所以,要及時調理。
緩解女性痛經藥膳
1.佛手敗醬草瘦豬肉湯
黃花敗醬草有很強的抗菌效果。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并有抗肝炎病毒作用,能促進肝細胞再生,防止肝細胞變性,改善肝功能,尚有抗腫瘤作用。其乙醇浸膏或揮發油均有明顯鎮靜作用。對治療痛經有明顯幫助。
洗豬瘦肉,切片。佛手、敗醬草、玫瑰洗凈,用干凈的紗布包裹在沙鍋里煎,去藥包,然后放豬瘦肉,再煎供食。每天喝一次湯吃豬瘦肉。
二、馬齒莧紅棗粥
馬齒莧對女性有很大的保健作用,對子宮有收縮作用;它還對血管有收縮作用,包括中樞和外周。可緩解血郁結塊引起的痛經。
優質粳米60克,銀柴胡10克,馬齒莧25克,紅芍10克,元胡10克,水1000毫升,紅棗10克,山楂條10克,白糖10克。加水,大火煮沸后,用文火煨30分鐘,棄藥留汁,加入粳米和紅棗,煮至粥稠。
3.淫羊霍沙花園燉鰻魚段
沙園子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扁莖黃芪的成熟種子,含有脂肪油、單寧、維生素A等,具有收縮子宮和抗利尿作用。有助于緩解女性痛經。
將鰻魚宰殺后,用溫水沖洗表面粘液,切成3厘米段,用黃酒和鹽漬20分鐘。淫羊藿、沙園子洗凈備用。
將鍋放在旺火上,將油加熱,炒蒜末、姜末,炒鰻魚段,加酒、醬油、白糖、蔥花、味精炒勻,放入碗中。
加入清水,淫羊藿和沙苑子隔水燉2小時左右即可。配餐,吃鰻魚喝湯,一天吃2~3次,一周吃兩次。
當歸燉雞的做法
當歸是一種非常傳統的女性滋補中藥。母雞去毛去內臟。當歸洗凈后,用紗布包裹,放入雞空腹腔,加入蔥、姜、鹽等上述調味料,用小燉爛。出鍋時撒一點胡椒粉,去當歸渣。每天一次,晚餐做飯。
痛經是女性朋友中非常常見的生理疼痛,許多女性朋友會服用止痛藥,對身體有很大的副作用。一些簡單的飲食療法可以有效地緩解痛經,沒有任何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