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3月3日電 (余霞 梁欽卿)“每月有穩定的收入,憑勞動養活自己和家人,我感到很知足。”近日,在重慶梁平奇奇食品廠的生產車間里,有聽力障礙的工人李代紅談起工作時,用手語表達對目前生活很滿意。
今年3月3日是第23個全國愛耳日。近年來,在社會各界和各項政策幫扶下,越來越多聽障人士走入社會、實現穩定就業。
奇奇食品廠目前有74名員工,殘疾人員工達到33名,其中有6名聽力言語障礙人士,企業與殘疾員工簽訂了長期的勞動合同并為職工繳納了社會保險費。
“安置殘疾人就業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公司享受了稅收優惠,我們有能力把這部分員工照顧好,將這種社會責任繼續堅持下去。”奇奇食品廠法定代表人陳玉蘭介紹,2021年該公司享受到安置殘疾人就業增值稅即征即退96萬元(人民幣,下同),殘疾人工資企業所得稅稅前加計扣除額近49萬元,累計省下的稅款可以支付20名員工一年的工資。
精準支持殘疾人就業的優惠政策,讓企業招錄殘障人士更有意愿。數據顯示,重慶市稅務部門2021年為安置殘障人士就業的納稅人辦理增值稅即征即退7.9億元。
“僅安置殘疾人就業即征即退增值稅政策,去年我們就收到889.5萬元退稅。”重慶經開區豐海敖晟公司財務負責人溫長富介紹,公司殘障員工數達1/3,都被安置在合適的崗位上,公司不僅提供食宿、報銷探親往返路費,還為其提供定期心理咨詢服務。
患有二級聽力障礙的劉渠江是模具打磨工人,他在紙上寫下:“我在這里找到了幸福感,也通過勞動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在重慶雄業玩具制衣廠車間里,從云陽縣特殊教育學校九龍分校職高部畢業后順利上崗就業的聾啞學生聶糠林很開心,他打著手語表示:“感謝稅務人員幫我就業。”
今年6月,包含聶糠林在內的多名學生即將畢業,就業問題成為他們踏入社會第一個難題。云陽縣稅務部門在了解到學生就業困境后,舉辦助殘稅費優惠政策宣講會,鼓勵有合適就業崗位的企業向殘障人士群體傾斜。通過稅務部門牽線搭橋,重慶雄業玩具制衣有限公司為其中8名學生提供了對口就業崗位,并安排崗位實訓,畢業后可直接上崗。
云陽縣特殊教育學校九龍分校校長魯中表示,“自食其力”四個字看似平凡普通,但對聽障人士來說,卻并不容易,“解決一個聽障孩子的就業問題,就是給一個家庭增添更多的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