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伍曉丹
在我國,約有2780萬人的生活像是被按下了靜音鍵,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聽力損傷,使他們陷入無聲世界。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耳鼻咽喉中心主任醫師張宏征告訴記者,新生兒聽力損失的發病率約為1‰~3‰,因此對于新生兒聽力障礙,我們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專家還呼吁大眾在婚期進行耳聾基因檢測。
先天性聽力障礙發病率為1‰-3‰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有明顯聽障的患者占總人口的7%以上。張宏征教授指出:“從理論上來說,這部分人都是潛在需要接受治療的對象。在我國,先天性聽力障礙的發病率為1‰-3‰。”
據記者了解,在新生兒出生后3天進行聽力初篩(耳聲發射),若未通過或存疑,需在出生后42天復篩;若仍未通過,3個月時進行診斷性檢查(耳聲發射、聽性腦干反應等)。
張宏征認為,若診斷為先天性耳聾,可及早驗配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發現遲發性耳聾,通過生活指導,如避免頭部外傷、避免劇烈運動及預防感冒,避免或延緩耳聾發生;如果發現藥物性耳聾,終身禁用耳毒性藥物,如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慶大霉素、鏈霉素等),并預防家族成員發生藥物性耳聾。
同時,專家還呼吁夫妻雙方篩查耳聾基因攜帶者,進行耳聾遺傳咨詢和后期婚育指導、產前基因診斷以減少再生育耳聾患兒。
重度耳聾患兒植入人工耳蝸可申請資助
目前,廣東省每年都有幾百乃至上千名耳聾患兒需要接受治療,有一部分耳聾患兒需要做人工耳蝸植入才能恢復聽力,但是因家庭條件有限,承擔不起手術費用。據記者了解,人工耳蝸價格在5萬-15萬元不等。目前,隨著我國的聽力篩查日益普及,通過醫保和各類慈善基金對聽障孩子的傾斜資助,越來越多的聽障家庭可以通過人工耳蝸植入來解決聽障問題。不過,即便如此,仍有一部分聽障者失去了手術治療的機會。
為此,珠江醫院成立了“尋聲者”公益救助項目,救助對象為來自低收入家庭、需要接受人工耳蝸植入的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經性聾兒童和青少年,每位申請者可獲得3萬元資助,主要用于患者治療期間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費用。
張宏征介紹,患者可以通過醫院網站或咨詢兒科門診相關專家申請資助。專家將會評估患者病情是否符合人工耳蝸植入醫學指征、是否符合項目資助標準,向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提出資金撥付通知并提交有關資料。
【Tips】耳聾基因檢查適應人群
1.各種不明原因的耳聾人群;
2.家族中有不明原因或明確遺傳性耳聾的聽力正常人群,檢測是否為缺陷基因攜帶者;
3.家族中有不明原因耳聾的聽力正常人群建議開展婚前檢查;
4.已生育一耳聾后代,建議做產前聾病基因診斷;
5.病情需要使用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人群;
6.耳聾患者結婚或生育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