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5月20日電 (陳靜王廣兆)乳腺癌被稱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給諸多女性帶來巨大的身心壓力。
記者20日獲悉,上海的醫療機構率先開設聚焦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的多學科門診。當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委會主任委員、腫瘤醫院副院長、乳腺外科吳炅教授領銜的多學科專家團隊共同坐診,為有乳房重建意愿的乳腺癌患者提供“一站式”的釋疑,并打造個性化乳房重建方案。
“乳房重建多學科門診”創新納入了腫瘤護理專家共同參與,向乳腺癌患者提供康復指導和心理咨詢,幫助腫瘤患者更好樹立抗癌信心,提升生活質量。
既往在許多乳腺癌患者的認知中,乳腺癌手術即意味著失去乳房,喪失女性的柔美曲線,因而常常面臨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缺憾”。吳炅教授告訴記者,事實上,目前乳腺癌治療已從單純的疾病治療,發展成為兼顧治療效果和體形恢復的綜合治療。乳房重建手術的開展讓切除乳房的乳腺癌患者有了“重塑曲線”的可能。
吳炅教授表示,乳房重建已經成為乳腺外科一項重要的手術方式,特別是在歐美等醫學技術發達的國家,乳房重建術在乳腺癌治療中占據較高比例。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的乳腺癌患者全乳切除后乳房重建手術的比例可達到40%以上。據了解,乳房重建技術需要包括乳腺整形外科、乳腺癌綜合治療、放療、診斷等多個臨床科室的共同參與,來判定患者病情是否適合重建、選擇合適的重建方式,并制定相應的輔助治療方案,與重建手術進行有序的銜接。
“在手術過程中,通過植入假體或自體皮瓣移植等方式,可以幫助乳腺癌患者‘再造’相似外觀的乳房,”吳炅教授說,“乳房重建需要在尊重患者自身意愿的基礎上,結合每個病人病情、體態,就乳房重建治療方案中的手術時間、重建方式、假體選擇等方面,醫生與患者進行更充分、個體化溝通。”這位專家表示,相較于一般的門診,選擇乳房重建的患者往往要花費更多的溝通時間。本次多學科門診的開診,即是聚焦乳房重建,專門為有乳房重建需求的患者提供問診空間。”
據了解,腫瘤醫院乳腺外科早在2004年便已經開始乳房重建手術,目前已經成為醫院乳腺中心常規手術之一。十余年來,醫院乳腺癌患者選擇乳房重建手術比例已經達到12%以上。吳炅介紹,多年隨訪數據證實,乳房重建手術的5年生存率與傳統手術方式相當。
采訪中,吳炅指出,對于乳腺癌患者而言,乳房重建并不是一項簡簡單單的乳房美容手術,確保腫瘤療效永遠是首位。在此前提之下,幾乎所有可以接受乳腺癌手術的患者,如有意愿,都可以通過即刻或延期的乳房重建。通過根治術后的放療或化療等輔助手段,與乳房重建手術無縫銜接,確保乳腺癌患者健康和美麗,一個也不“缺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