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 2月14日,湖北省襄陽市中醫醫院護理部干事王曉冬接到醫院通知,將奔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場,馳援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此時,王曉冬正在市傳染病醫院支援工作。接到通知后,她立即收拾行李,帶著囑托和希望,第二日便與醫院援武漢醫療隊冒雪啟程,再次出征。
此次出征武漢,王曉冬是護理領隊,來到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后,發現這里疫情形勢復雜嚴峻,醫院人力資源異常缺乏。王曉冬為隊員們加油鼓勁:“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是疫情中心,無論是病人的數量還是病情的嚴重性都超過想象,希望大家能夠戰勝困難,等疫情結束,我們一起凱旋”。
正式開始進入隔離病區工作后,王曉冬在陌生的工作環境中負責35位病人的護理工作。穿著厚重且不透氣的防護服,在為病人們提供醫療服務的同時,還要負責患者的生活起居,工作量是王曉冬之前支援市傳染病院的好幾倍。但是,已在戰“疫”一線擁有豐富經驗的王曉冬沒有畏懼困難,她說:“在這里,醫務人員時刻都被需要,病人們的心理狀態也會發生起伏,我們更要及時觀察,隨時疏導”。
因為被需要,所以勇往直前。在這位兩度征戰的戰“疫”玫瑰眼中,無論疫情形勢如何兇險,都將被戰勝。
來自基層的守護——疫情防控“我在崗”系列報道:
之一:武漢一線電力檢修工:堅守崗位第13天 最想念家里香噴噴的飯菜
之二:ICU護師:女兒3歲 我卻又一次錯過了她的生日
之三:高鐵值乘人員:“最美敬禮”送給“逆行者”
之四:援鄂醫生:6小時收治24位病人 有時也會忐忑
之五:為了同一個目標 母子奔赴不同的“戰場”
之六:基層衛生工作者:“忙”是主旋律
之七:疫情當前,一家三口的“愛”與“堅守”
之八:流行病學調查員:她在一線“分飾兩角”“抓病毒”
之九:曾參加非典防控 村醫兄妹再次請纓“上崗”
之十:戰疫路上的"父子兵":為社區居民"保駕護航"
之十一:基層戰“疫”干部:做好群眾防護工作,我義不容辭
之十二:鄉醫夫妻:孩子交給老人照顧 我們先守護村民
之十三:駐村第一書記:疫情當前,做好一村人的“主心骨”
之十四:武漢同濟醫生伉儷:等疫情過后,爸爸媽媽接你回家吃熱干面
之十五:武漢志愿者:守護我們的城市 疫情過后AA吃火鍋
之十六:基層防疫民警:不是不畏懼 只是使命在肩
之十七:危重癥區援鄂護士:我為家國去秀發 我為人民披戰袍
之十八:疾控微檢人:做好新冠肺炎病人標本檢測 我們責無旁貸
之十九:患者阿姨:這是我聽過最動聽的《我和我的祖國》
之二十:武漢重癥科醫生:輾轉3個重癥定點醫院 與死神“搶人”
之二十一:“女漢子”鄉醫:用腳步丈量村民“生命防線”
之二十二:飛行員志愿者:我們都是城市的毛細血管 很小但很密集
之二十三:湖北荊州刑警:疫情是一場“大考” 我們必須隨時“在線”
之二十四:一封感謝信和一位中醫醫師的戰“疫”故事
之二十五:中醫ICU護士:加油,我的患者朋友!
之二十六:一線戰“疫”醫生:我是黨員 更應沖在前線
之二十七:子夜“疫”報操盤手
之二十八:“雷神”醫生,17年后“再戰”防疫一線
之二十九:運輸司機的逆行48小時:深圳花已開,湖北的春天也會來臨
之三十:養老院護工:24小時照護 與老人共同戰“疫”
之三十一:眼科教授17年后再當"住院醫師":做好戰"疫"基礎工作,我能行
之三十二:武漢戰“疫”護士:疫情不結束,不退!
之三十三:心理危機干預專家:驅散陰霾 筑起戰疫心理“防火墻”
之三十四:“曉”科長戰疫記
之三十五:發熱門診的“定心丸”
之三十六:95后男護士,不認慫的“小兄弟”
之三十七:門診護士:生病時你們守護我 現在我守護大家
之三十八:方艙醫院護士: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這是我一生的財富
之三十九:社區工作者:防疫,與社區居民“同悲喜”
之四十:7歲患童畫筆下的護士們:從“時髦小姐姐”變身“大白超人”
防疫動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專題|防疫課堂|本網原創
全國地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實時動態|患者同城查詢
人民日報旗下人民好醫生APP:全網征集新冠肺炎求助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