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為助力落實“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行動,提高全社會癌癥防控意識,營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圍,人民網“人民好醫生”客戶端聯合中國抗癌協會共同開展第26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系列宣傳活動。
2020年4月10日(星期五)10:00-11:00,“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將邀請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陸舜進行視頻直播,為大家解答靶向治療相關問題。
專家介紹:
陸舜,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二級教授、國家重點專項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中國抗癌協會理事、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常務理事、希斯科基金會副理事長、上海市醫學會腫瘤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腫瘤學會委員,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腫瘤科分會副會長,專科規培組長、上海市抗癌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精準醫療分會副主任委員。
擅長:各種常見肺部疾病的診治及肺部疑難、危重疾病的救治,尤其是肺癌的化療。
出診時間:特需門診 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靶向治療是什么?
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的治療方式。
可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相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療又被稱為“生物導彈”。
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究竟有何區別?
陸舜教授對此曾做過生動的比喻:在一場戰爭中,通常會使用到兩種炸彈,一種是集束炸彈,也就是化療,無論是正常細胞還是腫瘤細胞,都會被這種炸彈殺死。靶向治療則是精確制導,但它帶來的問題是殺傷能力有限,范圍較小。免疫治療則是讓普通人“揭竿起義”(免疫系統),通過恢復機體正常的抗腫瘤免疫反應,從而控制與清除腫瘤。在過去幾年里,免疫治療徹底改變了包括肺癌在內的多種癌癥的治療現狀。
如何提問和收看直播:
一、下載人民好醫生App,進入“名醫直播”欄目進行提問。
更多貼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醫直播互動,請關注人民好醫生APP
直播在人民好醫生App進行,請務必下載App提問,掃描二維碼,或在蘋果市場、安卓市場搜索“人民好醫生”。現在就可提問,提問靠前,醫生優先解答。
二、關注人民健康公眾微信號(微信號:rmwjkpd),右下角點擊健康互動 “下載人民好醫生App”,下載后進入客戶端提問。
重要提示:
提問盡可能詳盡,如年齡、性別、具體癥狀等寫清楚。診斷證明、照片可在“提問框”右下角內添加圖片發送。
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只提供疾病咨詢、就診建議,作為您的就醫參考,不做具體診斷和開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