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網在線健康導讀:19日,珠海市舉行第五場新聞發布會,通報珠海石景山隧道"7·15"透水事故的救援情況。讓我們來一起看看救援情況到底進行的如何
珠海透水事故仍未搜到被困人員
19日,珠海市舉行第五場新聞發布會,通報珠海石景山隧道"7·15"透水事故的救援情況。截至7月19日上午9時,救援作業面已向隧道內推進732.9米,距離受困點427.1米,隧道內整體水位下降了15.5米。目前,搜救工作仍在爭分奪秒進行,暫未搜索到被困人員。
珠海市副市長張宜生表示,連日來,救援隊伍持續推進水下搜救、隧道積水抽排、隧道洞頂回填注漿等工作。下一步,將按照現場救援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全力以赴開展救援工作,繼續把水下搜救作為首要任務,充分利用水下機器人等專業設備,持續派出蛙人等水下搜救隊,盡快實現全覆蓋搜救,盡快找到被困人員。
救援難度增加
事故發生后,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地質局派出地質災害應急專家會同自然資源部駐粵專家趕赴現場,組建了應急調查監測工作組。主要工作是對隧道口山體、水庫庫體、排水口擋土墻和水庫透水區水位等進行監測預警,經過不間斷監測,目前總體情況穩定、正常。
地質局巖土工程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甘展孜表示,受隧道施工和透水事故影響,事故區水文地質條件變得更加復雜。吉大水庫與隧道間的水力聯系增強,隧道內水源補給豐富,進一步加大了隧道內抽排水的難度。目前,已通過透水區"雙液注漿"和吉大水庫泄水等措施,基本切斷和堵截隧道內的水源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