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二十四節氣集解》曰:“驚蟄,二月節。《夏小正》曰正月啟。蟄,言發蟄也。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志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45°。驚蟄過后,大地復蘇,陽氣上升。這是天地人都在覺醒的一個節氣。
有諺語云:“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驚蟄谷米賤,驚蟄聞雷米如泥”。這是說驚蟄日或驚蟄日后聽到雷聲是好兆頭,預示風調雨順,是個好年景。
驚蟄三侯
一侯桃始華 :桃花的花芽在嚴冬時蟄伏,于驚蟄之際開始開花。陽和發生,自此漸盛。
二侯倉庚鳴 :庚亦作鹒,黃鸝也。《詩》所謂有鳴倉庚是也,黃鸝叫鳴,動物開始求偶。
三侯鷹化為鳩 :鷹開始悄悄地躲起來繁育后代,而原本蟄伏的鳩開始鳴叫求偶。
驚蟄養生
驚蟄過后萬物復蘇,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卻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
多吃生津潤肺的食物
驚蟄時節氣溫還是普遍偏低和干燥,所以很容易導致上火,在日常的飲食上就要多增加生津潤肺的食物,例如雪梨、銀耳、春筍等。
太陽出來后再外出鍛煉
驚蟄時節早晨霧氣都比較大,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由于早上的氣溫還是普遍偏低的,所以要早練的人最好等太陽出來霧氣消散再外出。
養成睡前泡腳的習慣
睡前泡熱水腳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于睡眠,睡眠的質量高了才能避免“春困”,養成睡前泡腳的習慣益處多。
預防感冒和流感
驚蟄時節,早晚溫差大,陰雨天氣多,乍暖還寒很容易導致感冒和流感,所以要在飲食上進行調理,使自己的免疫力得到提高,日常的保暖也是十分重要的。
驚蟄飲食
三月驚蟄是春季好時節,仲春時節陽氣初生,肝火旺盛有損脾胃,此時養生飲食尤為重要,吃些甜味有利于保護肝臟。驚蟄養生食譜盡量選些宜護肝養肝食物,同時飲食清淡方能利于肝氣疏通、健脾和胃。可適當多吃能升發陽氣的食物,利于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
蒜——春季殺菌
大蒜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據最新研究發現,大蒜還具有一定補腦作用,富含維生素B1能抵制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危害。不過大蒜不可空腹生食;腎、肝、膀胱有疾者在治療期間應免食;心臟病和習慣性便秘者應注意少食;此外,應注意不可與蜂蜜同食。
蘑菇——防癌抗病菌
蘑菇是天然真菌類保健營養品,其有效成分富含多糖類、維生素類、蛋白質、脂肪和無機鹽等成分,對免疫力的提高、肝臟的滋養與修復、防癌、抗腫瘤等都是有益的,因此春季養肝真菌類食物亦是佳選。
菠菜——補充維生素C
菠菜的胡蘿卜素含量可和胡蘿卜媲美,一個人如每天吃50克菠菜,其維生素A就可滿足人體正常需要;維生素C的含量比西紅柿高一倍多。便秘、高血壓、頭痛、面紅者,可用鮮菠菜洗凈放入開水中燙上三五分鐘,取出切碎,用少許香油、鹽等伴食,一日兩次當菜食用很有療效。菠菜含有草酸,與體內其他食物中含鈣質結合,形成一種難溶解的草酸鈣,這就不利于人體對鈣質正常吸收。所以不宜過量。
薺菜——改善頭暈
薺菜味甘淡、性微寒,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高血壓、動脈硬化病人,每日用鮮薺菜60克,加水適量,煮開鍋后,打雞蛋3個、吃雞蛋喝湯,可以改善頭暈頭痛的癥狀。
山藥——健脾益氣
山藥尤宜于春季食用,它營養豐富,具有健脾益氣,可防止春天肝氣旺傷脾;可以補腎益精,可增強人體抵抗力。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搗爛的山藥泥攪勻,可健脾補肺,強身健體,滋腎益精,非常適合體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若再加入紅棗煮,則滋補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