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避孕藥的歷史是一場女人的獨立戰爭,口服避孕藥的歷史不遜于人類的歷史。避孕是人類生活中一項任重道遠的工程。
避孕
不久前,在深圳意外地淘到一些好資料,是1956年由健康教育所出版的、印刷100萬冊的小宣傳冊子。小冊子多少可以反映出我國計劃生育工作的歷史進程,那時比較客觀,強調不要生得太多,而沒有子女人數的苛刻限制。
小冊子講述了一個簡單的故事,一對普通的夫妻,丈夫是機關職員,妻子是紡織廠工人,孩子從少到多后生活由輕松到煩累的變化,以此來講明避孕的重要性。從小冊子上還能明白地看出來,當時我國的避孕方式都是什么。那時候還沒有口服避孕藥,有五種避孕方式。
男性有安全套,當時叫“保險套”,很厚,每次使用后洗凈擦上滑石粉保存,可反復使用。其他四種都是針對女性的,包括子宮帽、注入避孕藥膏、避孕坐藥、放置像皮棉或海棉。
從1955年出臺的一份文件可以了解,通過當時避孕用具的供應計劃,可以看出當時避孕的主要方式。當時以1000萬人份作準備,節育用具和藥品的比率為,坐藥30%,保險套55%,子宮帽10%,油膏5%。當時我國對施行人工流產的規定是非常嚴格的,凡不是由于本人健康情況醫學上認為需要,而是由于工作、學習上的需要或子女過多,須實行人工流產者,機關干部須經該機關的人事部門負責人批準,市民則須經街道委員會證明,醫院方可進行人工流產。
52年前的避孕用品
子宮帽:薄橡皮做的。行房前,把子宮帽放入陰道,緊緊蓋住子宮頸口。使用前,先在帽內、帽外、帽邊緣涂上殺精子的藥膏。行房后,8到12個小時才可把子宮帽取出,用肥皂在溫水中洗凈,擦干,撒上滑石粉,放在干凈的盒子里,下次再用,不必消毒。
藥膏:用一個管子(注入器)把避孕藥膏直接打到子宮頸口。打藥以后,不要起坐,以免藥膏流出來。
坐藥:在行房前10分鐘,把避孕坐藥放進陰道深部,坐藥見熱融化,散布在子宮頸和陰道表面,可以殺死精子,阻擋精子進入子宮。
口服避孕藥的歷史
避孕藥,一個即復雜又曖昧、并且帶有明顯快感氣息的詞匯。雖然在平日生活中很難感覺到它們的存在,但是人們只是心照不宣。
提倡避孕,某種程度上等于鼓勵縱欲,避孕科學的進步,為偷情者提供了定心丸,也在社會上煽起了性開放的野火。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自從避孕藥在1960年發明并大規模使用以來,它不僅極大的改變了女性的地位,也改變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回頭顧望,作為一場“她”發起的的戰爭,也得到了切實的實惠……口服避孕藥的存在,從來就是一個矛盾。
它是人類研制出來的第一種非治療疾病的藥物;它的發明召集人是一個保守的女天主教徒;雖然有人認為它為單身男女提供泄欲的便利,但是現實情況卻是,從1960年大規模使用以來,大多數婦女在婚后才使用它;而有人希望它能夠讓婚姻變得更加穩固,但它卻給人們提供了濫交的機會。
1999年,著名雜志《經濟學家》將它列為20世紀最為重要的科學進步之一。現在,全世界每天有1億女性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從吃避孕藥開始。
相對于它的好處來說,仍有不少質疑它威脅女性健康的說法。在人們的印象中,避孕藥會導致頭昏,反胃,甚至發胖。但是今年3月,一份號稱世界上最龐大的研究表明,避孕藥讓女性受到癌癥或者心臟病的威脅而死亡的病例大為減少。這是在過去的40年時間里,相關機構跟蹤4萬6千名婦女的身體情況后得出的結論。
雖然個頭很小,然而它導致人類社會進步卻不慢。20世紀60年代,平均一個美國婦女一般都會生育3.6個孩子,但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生育的孩子下降到了2個以下。
從那時開始,女性們對自己的身份也有了新認識。他們的新身份更多的是一個工人,而不是主婦。“避孕藥發明出來之后,家庭結構就像我們看到的那樣發生明顯變化,當今社會,有22%的婦女掙的錢比丈夫多,”美國婦女總會(NOW)主席特里·奧尼爾表示,“而1970年,在孩子不滿6歲的媽媽中,出去工作只有30%,70%的媽媽選擇待在家里。而現在,這種情況基本上逆轉了。”
在之前社會,避孕受到了宗教勢力的極大抵制。在他們看來,即使在婚后進行性行為,也只能以生育孩子為前提下,否則就是不道德的。而害怕懷孕是對亂性的一個約束,而宣傳避孕則被認為是色情文化。1873年3月2日,美國國會通過《康斯托克法》,這項反對淫穢的法案明文規定避孕藥為淫穢品,禁止通過郵局或者州際貿易傳播。而美國是當時惟一出臺法律宣布避孕非法的西方國家。
后來,美國婦女只能從一些特殊的渠道才能知道相關的避孕信息。比如報紙上登載的治療女性生理期紊亂的廣告這樣寫道:來自葡萄牙的女性藥,在懷孕期間不要使用它,它會導致流產。
“避孕藥不能完全把生育以及性完全分開,”哈佛經濟學家高丁表示,他認為這引起了性行為以及避孕藥之間巨大的誤解。“人們之前就知道如何避孕,在1800年,一個典型的美國白人婦女通常會生育7次,但是1900年的平均水平降到了3.5次。這不是避孕藥的錯。”
危險的方法
有些古代的避孕方法對人體充滿了危險性,譬如古代人曾通過喝石墨或水銀的方法來達到避孕效果,但這種危險的方法極易導致人死亡。在上世紀30年代,西方人還發明出了一種六邊形小木塊——一種類似于“子宮套”的東西來防止女性懷孕,但這種避孕工具被后人稱為“折磨女性的器具”。
搞怪的方法
在3000多年前的印度和埃及,像鱷魚、大象這樣被認為具有神秘力量的動物的糞便也被用到了避孕藥方中。事實上,由于這些動物糞便具有高度酸性,它的確具有一定的殺精作用。不過,哥德海得稱,動物糞便所帶來的強烈臭味顯然會影響古代夫妻們的“性趣”。
靠譜的方法
中國古人還用魚膘作避孕套,可以想像,由于男人生殖器大小不同,找到一個合適的魚膘多不容易。
在博物館的收藏物中,還有古代人用綿羊腸子制成的避孕套,這顯然已有點接近于現代避孕套的雛形。公元17世紀,英王查理二世的御醫發明了男用保險套。它的原材料是小羊的盲腸,最佳產品的薄度可達0.038毫米(現在的乳膠保險套一般為0.030毫米),這在當時是一件轟動全球的大喜事。這名叫做Condom的御醫的目的是為英王減少私生子,他憑這項發明獲得了爵位,英國也從中賺取大量外匯。
避孕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