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9-2021年中國脫發保健行業趨勢與消費行為數據研究報告》,2016年,中國植發行業開始蓬勃發展,當年市場規模為57億元,近幾年保持60%-80%的增幅,預計201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62.7億。業內人士稱,我國脫發人群已超過2.5億,這必將成為下一個千億級市場。不過這個行業也存在一些亂象:整形醫院和理發店合作分成,有些所謂的醫師根本沒執照,虛報毛囊數量、生理鹽水當培養液等也是常用手段。
兩種植發技術,一個要動刀一個不用
目前在植發行業,一般有FUT和FUE兩種技術,關鍵區別在于“取”毛囊的方式,FUT需要開刀,而FUE不需要。
“兩種技術都是在后枕部取毛囊,因為這個部位新陳代謝特別慢,毛囊不受激素水平影響,被稱為長壽毛囊。”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療美容科主任張春麗說。
據悉,FUT技術采用切取頭皮皮瓣的方式提取毛囊,提取毛囊后,需用針縫合傷口,術后會留下一條線形的疤痕。適合脫發面積較大或嚴重者,一次最多可取3000-3500毛囊單位左右。毛發移植成功率100%,毛發移植成活率95%以上。
FUE技術則是通過精微器械從患者供體區提取毛囊,由“取發”“打孔”“種植”三步組成,不損傷原有毛囊,在操作過程中可把握毛囊位置,使移植區頭發密度更高,能最大限度縮短移植手術時間,對頭皮創傷小、恢復快,無需住院。
有整形醫院和理發店合作,不少“醫師”沒執照
濟南市皮膚病防治院醫務科主任王大見說,通過藥物可以“防脫”,主要是米諾地爾和非那雄胺,生姜涂抹效果甚微。現在,更多人選擇效果明顯的植發。
不過,目前絕大多數公立醫院都沒開展植發業務,這個市場更多由整形醫院占據,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是山東首家開展植發的公立醫院。
業內人士爆料,有些整形醫院是由護士進行植發手術,并不專業,有些所謂的醫師根本沒執照,甚至有整形醫院和理發店合作,由理發師推薦顧客植發,然后和醫院分成。“植發技術含量不高,但要熟練;植發需要一個團隊,最少3-4個人,而且手術時間較長,有時需10個小時以上。”該業內人士稱,這是很多公立醫院望而卻步的原因:相比其他手術,植發性價比不算高。
有調查揭露了植發業的收費亂象,“植發師”根據患者經濟水平決定植發費用,另外虛報毛囊數量、生理鹽水當培養液等也是常用的亂收費手段。